农村贫困地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s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成年人的道德素养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据调研,贫困地区的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因为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受到了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的父母为了生计疏于对子女的监督和教育;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恶劣、师资缺乏,素质教育很难实施;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农村封建思想和社会陋习流行、不法活动猖獗,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正面临严重的污染。农村贫困地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急待引起各方重视。要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加强亲子教育,搞好隔代教育,为农村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德育教材建设、学校道德环境建设,拓展中小学德育形式,培养“好学生”和建设新农村的新农民;加强农村贫困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净化农村社区道德环境;以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形成“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网络,共同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其他文献
针对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网络仿真器NS2的工作机制和应用优势。提出了将NS2应用于网络课程教学和实验的方法,总结了NS2在网络教学中的基
茶文化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孕育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它历史悠久、底蕴雄厚,是当代大学生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文章在对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解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以“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为体现的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全球化是当
国际分时度假交换系统目前尚不适应我国旅游市场的环境。但我国必须发展本土化的分时度假交换网络 ,才能促进我国分时度假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我国建立本土化分时度假交换网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在全国范围内人口流动呈现大
本文以对“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解读为起点,探讨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内涵要求,反思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缺失,并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实现“以人
在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中,金融租赁的资产证券化已经初显发展势头,2014年底,备案制成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开展制度。这之后,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速度便重新步入正轨,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全球化背景下,一方面,中华民族精神的这种地位和作用不但不会改变,反而会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精神也正面临着
从满足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精度要求出发,分析现行不同行业测量规程在地形图测量上的异同点,对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的高差精度进行分析,提出地形点注记高程精度指标和地形点注记
以新学习理念为指导、移动学习终端为载体、新兴移动学习技术为支持,探索传统课堂+智慧体育课堂的组合运用,再造课堂学习流程,重组、优化传统课堂。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及其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