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s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秸秆还田具有培肥土壤、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减少因过量使用化肥而造成的土壤污染和退化作用,秸秆还田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再利用的形式。本试验针对黑龙江省寒地水稻生产现状,通过小区试验与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寒地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黑龙江省水稻秸秆还田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不还田处理,其活性随秸秆施入量增加而升高,除了室内模拟试验中秸秆不还田处理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在小区试验中,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比较稳定,在模拟试验中,在培养10天时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急剧下降然后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秸秆还田处理的中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不还田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在小区试验中先升高再降低最后上升,在室内模拟试验中,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秸秆还田处理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不还田处理,且随着秸秆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小区试验中,0.5STR处理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达到最大,而在室内模拟试验中,1.0STR处理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达到最大。在小区试验中,土壤脲酶活性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规律,秸秆还田处理的脲酶活性显著低于不还田处理,在室内模拟试验中,土壤脲酶活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脲酶活性随着秸秆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表现为2.0STR>1.5STR>STM>0.5STR>1.0STR。土壤蔗糖酶活性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不还田处理的,1.0STR处理的蔗糖酶活性达到最大。在小区试验中,水稻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同时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土壤无机氮、NH4+-N、NO3--N、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在室内模拟试验中,土壤无机氮、NH4+-N和NO3--N的含量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土壤无机氮随着秸秆的施入先降低后升高,表现为2.0STR>1.5STR>STM>0.5STR>1.0STR;土壤NH4+-N含量随着秸秆量的增加而升高,水稻秸秆的施入降低了土壤NO3--N含量。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秸秆还田处理的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的。土壤酶活性与土壤速效养分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无机氮、NH4+-N、NO3--N、土壤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无机氮及NH4+-N的含量呈极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NO3--N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秸秆还田处理的水稻产量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0.5STR处理的水稻产量高于1.0STR处理,并且施入水稻秸秆提高了水稻的分蘖及有效分蘖。
其他文献
财务困境对企业的持续运营、相关者的利益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也造成一定的冲击。关于财务困境的学术研究而言,最初,大多数仅局限于财务指标,并且集中在预测
<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指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症候群。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
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作为重要长江珍稀鱼类,因其优良遗传潜质和高营养价值,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但国内外对其营养需要和配合饲料研究甚少,设施养殖模式下的营养饲料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近年来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上升的恶性肿瘤之一。因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低,术后极易复发或转移,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复发或转移的监测是目前亟待解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职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蓝狐(学名Alopex lagopus),又称北极狐,属于食肉目犬科动物,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北部,亚欧大陆的高纬度地区以及北冰洋与西伯利亚南部。蓝狐是珍贵的毛皮动物之一,在我国被广泛
基于学习视角关注教师培训是研究与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理性趋势。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阿道尔夫·第斯多惠关于教师学习的重要思想对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与实施的教师培训工
近年来随着无线技术的进步,教育需求和资源的变化,无线宽带接入逐渐成为各个国家教育机构、企业或机关单位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校园网络已经成为提升教学环境品质,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ICD-10:I40.001/I41.1*)。诊断依据根据《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
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必须留设接缝而使得自由水能较轻易的侵入路面结构内部,导致路面在通车后不久就出现唧泥、脱空、错台、断板等病害。自由水在路面结构内部产生水力学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