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情感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近年来情感教学得到教师和研究者们越来越的关注。在教学目标中不仅有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注重情感教学。但是我们在实际大学英语教学中也发现,情感教学并没有得到广泛全面的应用。这一点并不是广大教师们没有意识到情感教学的重要性,而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好的策略和方法去将情感教学付诸于实际教学。著名美国语言学家克莱申在他的二语习得理论中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情感过滤假说中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自信、焦虑等几方面内容。情感因素在实际教学中较为容易加以调节,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针对这一假说,在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这一领域进行了关于口语、词汇、阅读等多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情感因素确实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的存在着“教师为中心”的现象。究其原因,我们可到在非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普遍地采用大班授课的模式。教师与学生唯一交流的纽带不是情感而是课本中的知识。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缺少沟通交流。在素质教育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将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起到主导作用而非教学的主体,并主张对学生的情感给予充分的关注。本文从情感教学角度出发,以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的200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情感进行调查,找出存在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被调查者有明显的工具性动机,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或今后出国就业。少数同学是由于内部动机如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兴趣。笔者从情感、焦虑、自尊等方面情感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情感关注。通过对这些统计数据的分析,笔者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关注,来改变现有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激发学生动机,减低学生焦虑,并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本论文分六个部分。第一章提出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首先对情感教学概念进行界定,并介绍了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现状。第三章阐述了相关理论框架。第四章提出研究过程方法及研究对象。第五章中,通过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第六章中,对统计结果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结合统计数据和对部分学生的访谈,提出了情感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其中包括三个方面: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的教学现状和如何对课本进行应用。最后对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及不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