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花椒叶黄酮组分变化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x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是花椒属的重要经济树种。早在中国古代,花椒果皮就作为一种食用香料被广泛使用。花椒在当代作为一种广泛的深加工资源,仍然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花椒叶是花椒的副产品,可用作调味料或者椒叶茶,具有驱风、出汗、抑菌和杀虫的功能。据记载,在陕西和贵州等省份,由于该地区居民长期习惯于食用偏辛辣口味的食物,因此将花椒叶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鲜食物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多种中草药和药用植物的重要成分,它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肿瘤、抗炎、抗心脑血管疾病、免疫调节、抑菌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理作用。研究显示,花椒的种子、茎、果皮、叶中富含黄酮类物质,这其中对于花椒叶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因而对其所含黄酮类物质的种类以及生理功能亟需进一步探讨。为了对比花椒叶不同品种、月份其黄酮类成分之间的差异,本研究选取同一生长地域、年份的三个不同品种花椒叶作为研究对象,对花椒叶总黄酮含量及其影响生长的气候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高效液质连用分析法对花椒叶中的主要黄酮类物质进行测定,旨在了解在相同生长条件下不同品种花椒叶中黄酮成分的含量差异及季节变化,为更加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花椒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花椒叶片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提取,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萃取溶剂为80%甲醇,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40 min。在此提取条件下,花椒叶中总黄酮的平均得率达到1.56%,表明该提取方法简便、快速、提取效果好。(2)不同品种花椒叶总黄酮含量呈现较为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在不同月份或者同一月份的不同时段其含量有较大的波动性,呈现“迅速上升-迅速下降-缓慢上升-迅速下降”的变化趋势。2017年,花椒叶总黄酮含量于6月中旬达到最大值,此时美凤椒、秦安一号、狮子头花椒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3.74mg/g、14.01mg/g、14.77mg/g。2018年,花椒叶总黄酮含量于7月中旬达到最大值,此时美凤椒、秦安1号、狮子头花椒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2.123mg/g、12.16mg/g、25.15mg/g。综合考虑叶片产量和总黄酮含量,建议叶片的适宜采收期为6月和8月份。(3)花椒叶中黄酮含量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当平均气温达到10-14℃时呈现良好的长势,也更加适宜花椒生长。在年降水量500mm以上,地理分布较均匀的条件下,能够满足其生长发育。特别是从4月到5月,对水分要求非常敏感,降水量在80-150mm之间,适合花椒开花到结果期的需水量。当年日照时数达到1800-2000h以上,生长期日照时数达到1200h以上,日照百分率50%-60%时最适宜花椒生长。特别是在7月和8月,光照是否充足是提高花椒品质和提高产量的关键时期。在着色成熟期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65%~70%,有利于生物活性成分的积累,不易挥发损失,故品质最佳。(4)不同品种花椒叶中黄酮组分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花椒叶中七种黄酮成分含量的分析检测显示,槲皮苷、金丝桃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是黄酮类物质中的主要检出成分,其次是阿福豆苷、儿茶素,而表儿茶素、芦丁的检出含量相对偏低。
其他文献
<正> 婴儿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痛苦,祖国医学称之为“哑科”。婴儿有病,夜间啼哭不安,常使全家人焦虑不安,甚至到处求医。我们在咨询门诊中经常遇此类病人,现将常见病因分析
期刊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添加剂,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用下制备了改性纳米SiO2水溶胶,并将其成功应用于
伴随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服务业产业安全问题日益显现。对我国服务业产业安全形势的评估发现,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环境的不利因素正在凸现,服务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弱,
小学美术造型与表现是较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占据较高的分量,覆盖范围非常广泛,需要加强对学生造型与表现技能与技巧的训练。造型与表现是引导学生展开主题性
确定了得到MgOHCl产物所需转化剂的用量,以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时间为变量,固体产物中的氮质量分数、氯收率为评价指标,对MgO热分解NH4C1制NH3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幼儿德育教育的好坏将影响到整个德育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一个民族道德素养的提高。作为幼儿教师,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
<正>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之间,而更多的是一条供应链与另一条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科技的进步及工业的飞速发展为
研究L-肉碱在畜禽中的作用效果和可能作用机制,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的生产性能、改善畜禽的胴体品质和节约饲料原料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L-肉碱的适宜用量及安全性等问题进行
采用普通燃煤锅炉进行日光温室加温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冬季采暖方式,但也存在着环境调控水平低、能源浪费和费工、费力等问题。采用新型电锅炉供暖方式对土壤进行加温,并配套设
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因其可调控的带隙,强的光吸收尤其是其优异的载流子传输性质而成为了轻质,低成本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的热门材料。理想情况下单晶钙钛矿因为其不存在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