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品合作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村村通”道路工程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ge228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运用统计抽样、经济学现场实验和案例调查分析等方法,通过规范的经济计量和统计描述手段,从放松传统集体行动理论假定出发,以安徽省“村村通”公路工程为例,对农村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集体(合作)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来说,分为群体(社区)和个体角度,从资源察赋和社会偏好对集体行动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出发,对影响农民在公共品的合作供给的集体行动结果和行为的因素,通过调查、案例和实验等方法做了实证研究。 本论文共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论述了整篇论文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对整篇论文的研究目标、范围和内容,研究假说,分析框架和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针对公共品供给这样的集体行动环境里,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综述。相关研究表明,集体行动中个体不完全遵循自利的理性人行为假定,从而导致传统理论难以解释和解决现实世界中集体行动的合作问题,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三部分农村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变迁和模式分析。对农村地方公共品供给主体的变迁进行介绍,以“村村通”工程为例,指出当前农村地方公共品供给可能存在的几种模式并进行了解释。 第四部分资源察赋和社会偏好对集体行动的影响:理论分析。本章从放松传统集体行动理论假定出发,建立资源察赋和社会偏好对集体行动影响的研究框架,指出集体行动个体行为的均衡取决于何种偏好个体组成的环境,并且通过对不同偏好环境的集体行动结果的理论分析,提出相关研究假说。 第五部分农村公共品合作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社区角度。以农村村村通路基工程的调查数据,从集体行动的视角,对社区层面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第六部分社会偏好及其对农民集体合作的影响:实验检验。针对第四部分提出的研究假说,通过一个在农村的现场实验,对农民在集体行动中社会偏好及其对集体行动均衡的影响做出检验。结果表明,集体行动中对等偏好具有普遍性,自利者的搭便车行为减弱了对等者的合作意愿,从而对集体合作行动难以成功提出一种解释。 第七部分资源察赋和社会偏好对农民合作的影响:案例分析。通过“村村通”工程中一个农民成功合作的案例,从个体资源察赋和社会偏好对集体行动的影响角度,对案例中的个体行为和结果进行了解释,指出,农村社会存在一种普遍的公平规范,公平规范和资源察赋的交互作用,使得集体合作行动产生两种均衡,群体中较高收入者率先行动和与自身收入对称的捐助承诺,对对等者产生正的对等反应,集体行动走向合作均衡,反之则集体行动难以成功。 第八部分结论和政策建议。整篇论文以安徽省“村村通”工程为例,对影响农村集体合作行动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本文的理论假说和研究假说得到了经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结合HFC网建设实践,分析了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体制和安全供电相关工作内容,认为现代化HFC网络的建设工作应当结合有线电视的基本业务,尽可能符合高质量大容量的要求.
跑步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因组训简单,不受场地限制,而受到广大官兵们的青睐.但一跑就疼,一跑就伤这种现象也极为普遍.错误的跑步姿势是引起伤病的主要原因,据科学调查显示,有近
目前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基本都是按照联合国制定的93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核算体系进行。它是以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核心指标的单一投入产出核算,其核
软土层在发生震陷过程中,厚度和孔隙比随着震动的持续会不断变化,每一次加荷后,软土层都会因为压缩而厚度减小,相应孔隙比也会减小;而且震陷量的大小与软土层的排水条件也有
军队体能训练的目的 是增强体质,提高适应战争的体能要求.现代化武器精度高、威力大、反应快、投射距离远,使得战争对抗性激烈,节奏加快,进程缩短.同时高技术作战样式有了根
要不要惩罚教育?惩罚学生是福还是祸?等问题困扰着老师,科学合理地使用惩罚教育,让管理学生不再困难.
到目前为止,村民自治在我国已实践了二十多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成效,但作为我国独创的民主形式,它仍要在前进的道路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特别是进入后农业税时代以后,村民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