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状液膜法去除水中微量Cr(Ⅵ)及数学模型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r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溶液中微量组分的分离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许多有价值的物质常常以低浓度存在,而且环境保护要求工业排放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浓度降低到非常低的浓度范围,有的甚至达ppm级。这从提取和净化的角度都对微量组分的分离提出了挑战,然而传统分离方法如:萃取法、混凝法、氧化还原法以及离子交换树脂法,都无法解决稀溶液中微量组分的分离问题。乳状液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模拟生物细胞的富集功能的新型分离技术,综合运用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等相关理论而发展的。其集萃取和反萃取于一身,具有传质速率高、选择性好、分离效率高、能耗低以及膜相能够重复利用等优点,为稀溶液中微量组分的分离提供了新途径。然而,也存在一些缺点,到目前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如液膜不稳定,膜相容易挥发,数学模型不能完全模拟分离过程。 本文对乳状液膜分离技术去除水中的微量Cr(Ⅵ)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用量、内相pH值、外相pH值、温度、乳水比、单一表面活性剂以及复合表面活性剂等操作参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Cr(Ⅵ)的最佳操作条件为:表面活性剂用量(体积)为5%,复合表面活性剂的配比(Span80与油酸的体积比)为7:1,温度在16~20℃之间,内相pH值12.80~13.15之间,外相pH值为1.0,乳水比(Rew)为1:4。经处理后,水中Cr(Ⅵ)的浓度可以降低到0.35mg/L,低于国家污水排放标准(Cr(Ⅵ)浓度为0.5mg/L),其去除率可以达到96%以上。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温度对乳状液膜法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在30℃以上的高温情况下,传质过程无法得到好的去除效果;但是可以在不高于16℃的低温下制乳,在环境温度下传质则能得到比较好的去除效果。 利用双模模型来模拟实验,并对乳状液膜分离水中微量Cr(Ⅵ)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实验的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膜相,因此加入载体和适
其他文献
人群异常事件检测是智能视频监控中的重要研究内容,而实时性在检测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要,针对传统的稀疏编码字典中大量的冗余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有效的稀疏编码字典
本文对含未凝聚聚四氟乙烯废水的处理及回收废水中的全氟辛酸铵进行了研究。采用金属盐沉淀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以二价金属阳离子种类、金属阳离子与阴离子之比、二价金属离子
<正>长期以来,我们将榜样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取得了很大成效。然而,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下,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学生的价值标准、需求层次和类型、发
<正>目的为提高临床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及无色杆菌感染的认识,现报告一例我们近期收治的病例。患者48岁女性,农民,因间断发热、呼吸困难、下肢水肿15天2011年4月11日由急诊收
会议
审计师运用自身知识资本从事审计活动,是在现有知识资本存量的基础上知识集成的动态过程。以2007—2015年间A股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及其主审审计师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审计师知
<正> 光亮镀锡铅合金目前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是氟硼酸盐体系,其次还有酚磺酸盐体系等。本工艺采用柠檬酸盐电镀光亮锡铅合金电解液,镀层全光亮(达镜面光亮)、且出光速度快(一般
文章对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企业文化发展必然趋势进行了分析,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正>装饰艺术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诞生之初的原始社会时期。通过对已经发现的大量的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存,可以让我们去想象和探究那个时代先民们的生活状态及思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