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我国的现代化道路,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但是,与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一些城镇的基础设施不配套,整体功能不强,带动能力薄弱,还很不适应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城镇化发展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其特点,深入探讨了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借鉴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全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城镇化发展的理论研究。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无法指导正确的实践。本节在总结各学科对城镇化的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进行城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工理论、人口流动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并进一步指出了各理论对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要求。第二部分,我国目前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通过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和现状进行描述,将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国外的发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进一步总结归纳出国外城镇化的实践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启示。第三部分,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和相关配套政策两方面的分析,指出我国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着承载力不足、城市体系不合理、就业政策不统一、不够灵活的土地制度、两级户籍制度、农村教育贫乏薄弱等不协调问题。第四部分,解决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通过前面对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综合分析,提出在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城市体系、调整就业政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城乡土地政策等方面入手,切实解决好我过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