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企业切入国际产业链的战略路径与业务模式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制造业中技术密集型零部件企业由于缺乏市场能力和技术能力,在切入国际产业链的过程中,过度集中于产业链低端环节,因而面临着持续性的低端锁定、利益扭曲、引进依赖等不利格局,向价值链上高附加值环节攀升成为产业创新的关键。因此,结合我国产业链中上游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现状、战略空间以及制约要素,探索我国零部件企业切入国际产业链的相关战略问题,是具有重要理论创新价值的研究课题,也对我国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思路、指导这类企业进行科学的战略发展规划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依据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对若干企业的跟踪研究,本文以零部件企业,尤其是是制造业中产业链中上游的零部件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零部件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经营现状,对我国零部件小企业切入国际产业链的战略路径与业务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   本文从零部件企业切入国际产业链的相关理论入手,在分析我国零部件企业切入国际产业链的现状的同时,从企业自身优势和外部环境支撑两个方面剖析我国零部件企业实现国际产业链跃升的可行性。在对产业生命周期进行五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对零部件企业切入国际产业链的“五阶段动态切入”模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论述了其对应的业务模式以及跃升路径。最后,通过对四家典型的零部件企业切入国家产业链的战略路径以及战略跃升模式进行对比案例研究,对“五阶段动态切入”模型的业务模式以及战略跃升模式进行了验证,使得探索性研究的结论更具理论依据和实践上的可行性。   本研究的特色之处在于:⑴构建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国际产业链的“五阶段动态切入”模型;⑵对“五阶段动态切入”模型中各阶段所对应的资源与能力匹配及其业务模式和价值链跃升模式进行探索性研究;⑶运用比较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典型零部件企业切入国际产业链的战略实例(业务模式与价值链跃升的路径)进行对比研究,对“五阶段动态切入”模型进行了验证。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之一。创新离不开研发,由于研发活动具有高风险、长周期、收益滞后等特点,加之委托代理带来的代理成本问题,企业短视行为较为普遍,在研发投资上的
两权分离的公司所有制突出了高管在企业决策和战略选择中的重要位置,但在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的情况下,高管与股东利益并不一致,希望高管选择一个影响自身发展的创新决策是有
审计意见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之后对被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合法以及公允所发表的意见。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目前的研究主要偏向于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