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所有权的国有公司治理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在前人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家所有权的视角,审视了国内外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论述了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的价值取向,并由此架构了我国国有公司特殊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以实现、维护和发展国家所有权。 首先,从管理学、法学等不同角度论述了国家所有权的属性,认为其具有公权的本质,但其实现可以采用私权行使的方式;国有企业公司化是国家所有权的实现途径,国有股权是国家所有权由公权向私权转化的表现形式;国家所有权在实现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国有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设计应当遵循这一原则。 其次,国家所有权的主体在国有公司中应当实体化。国家所有权制度存在主体虚位,而现行国资委模式并没有解决国有资产出资人“虚位”问题,故将国家所有权的主体实体化为人民代表股东(委员)会,其成员来自人民选举,接受人民的监督,并按照国有股权所持份额行使权利。 再次,以人民代表股东(委员)会为中心,重构了国有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模式,对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等组织建构、职权安排、监督与控制的机制提出一系列的设想。 最后,论述了国有公司激励机制对实现国家所有权的重要性。在我国目前的市场条件和法律环境下,国有公司现行的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均不适合我国国有公司的实情,从而提出了建构以经济增加值(EVA)薪酬制为国有公司激励制度的基本思路。
其他文献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提出使得变革公共管理的理念和方式日益迫切。税务组织作为肩负国家财政收入职能的重要政府部门,也对自身角色与职能进行了重新审视并加以调整,国家税务总
企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管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明茨伯格认为思考企业战略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就是组织和环境的不可分割性。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的结构、行为与
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国际间商品、资本、技术和人才流动的不断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逐步加快,世界经济随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世界上已经没有封闭的市场,各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邮政企业作为一种服务型企业,它面临的竞争本质上是服务的竞争,而企业的服务竞争力是建立在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之上的,但一线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