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如何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居家养老在众多养老模式中脱颖而出,并逐渐形成了“9073”的养老格局,即90%的人选择居家养老,7%的人选择在社区养老,3%的人选择在机构养老。随着老龄人口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传统居家养老模式的弊端也更加凸显。与此同时,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一种服务范围更广、服务效率更高、服务内容更多的新型养老模式——智慧居家养老应运而生。目前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有许多突出问题亟待解决。首先,笔者在梳理国内外关于智慧居家养老的文献基础上,总结出智慧居家养老存在重科技轻人文关怀、易产生“数码隔离”以及伦理权责的冲突等问题,而社会工作对解决此类问题具有理论和技术优势。其次,本文主要依据笔者的实习经历,以G街道内的老人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观察法与访谈法,了解到目前G街道存在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较低、老人对智慧居家养老概念认知不清以及老人存在技术恐慌从而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在社会工作增能理论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运用个案工作以及小组工作的方法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对G街道智慧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介入,具体过程包括改变服务对象自我认知、加强智慧系统技术培训、协助服务对象技术增能、巩固服务对象改变成果,以实现发掘服务对象潜能、提升服务对象参与度、增加自身权能感的目标。最后对社会工作介入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