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RI诊断乳腺癌及其与癌基因和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inwe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fMRI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目的进一步探讨乳腺癌动态增强扫描、DWI及MRS的诊断价值,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特异性。材料和方法对93例105个乳腺肿块患者行常规MR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DWI成像;35例患者行MRS检查。结果1形态学表现及病理结果:105个肿块的强化形式可分为五型:①无强化9个(乳腺囊肿);②均匀强化31个(纤维腺瘤9个,乳腺癌11个,乳腺增生10个,叶状瘤1个);③不均匀强化42个(纤维腺瘤5个,增生3个,乳腺癌33个,叶状瘤1个);④边缘强化17个(乳腺癌15个,纤维腺瘤及炎症各1个);⑤网状强化2例(乳腺炎,巨乳症各1例)。⑥导管状强化4个(增生1个,导管癌3个)。2增强斜率及病理结果:62个恶性病灶的平均最大斜率为19.19±8.13,43个良性病灶平均最大斜率为9.46士6.64,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42个Ⅱ型曲线病灶中,24个恶性病灶的平均最大斜率为17.52±6.39,18个良性病灶平均最大斜率为8.33±5.47,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进行分析,以14.85为临界值,敏感性为67%,特异性为83%;以17.10为临界值,特异性为100%。3曲线类型及病理结果:按照通用分型,Ⅰ型单相型曲线20个,Ⅱ型平台型曲线42个,Ⅲ廓清型曲线型43个。本组有六种表现形式①曲线信号强度基本无增加9个(囊肿);②曲线信号强度缓慢持续增加6个(增生2个,纤维腺瘤2个,慢性炎症1个,导管内癌1个)。③曲线号强度早期迅速增加后仍持续缓慢增加5个(增生4个,炎性乳腺癌1个);④曲线早期信号强度迅速增加之后基本停止而形成中晚期的平台(平台型)42个(增生9个,纤维腺瘤8个,叶状瘤1个,乳腺癌24个);⑤曲线早期信号强度迅速增加到达峰值,之后信号强度逐渐下降(廓清型)40个(增生1个,纤维腺瘤5个,叶状瘤1个,乳腺癌33个);⑥曲线早期信号强度迅速增加到达峰值,呈平台期后又迅速上升3个,均为乳腺癌。4病灶ADC值:37例43个良性病灶的平均ADC值:(1.37±0.36)×10-3mm2/s,最大、最小ADC差值(0.63±0.19)×10-3mm2/s;58例62个恶性病灶的平均ADC值:(0.90±0.53)×10-3mm2/s,最大、最小ADC差值(0.91±0.27)×10-3mm2/s。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平均ADC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最大、最小ADC差值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绘制诊断良、恶性病变ADC值ROC曲线,以1.1×10-3mm2/s作为临界值作为判断良、恶性的标准,敏感性为67%,特异性为72%;以1.0×10-3mm2/s为临界值,特异性可提高到84%,而敏感度降为60%。以最大、最小ADC差值0.75×10-3mm2/s为临界值,敏感性为67%,特异性为68%,如以0.80×10-3mm2/s为临界值,敏感性为53%,特异性为82%。4波谱分析35例39个病灶中的36个获得波谱曲线,其中良性病变11个,5个有胆碱峰,6个无胆碱峰,平均SNR值1.39;25个恶性病变15个有胆碱峰,10个无胆碱峰,平均SNR值2.51。用x2检验,良、恶性病变胆碱峰,所占比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用t检验,良恶性病变的SNR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病理类型及分级58例中Ⅰ级7例,Ⅱ级36例,Ⅲ级15例(有两个以上病灶者,按最高级别类型分级)。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46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导管内癌3例,粘液癌2例,炎性乳癌1例。结论1增强形态学特征,对乳腺癌具有诊断意义的是边缘强化和导管样强化;最大斜率在良、恶性病变,尤其是Ⅱ型曲线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以14.85为临界值,敏感性为67%,特异性为83%;以17.10为临界值,特异性为100%。形成Ⅱ型曲线的机制可能与脉管内癌栓或肿瘤压迫血管,血液回流障碍所致。2良、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有差异,但之间存在重叠,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一定帮助;良、恶性病变的平均最大、最小ADC值差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0.80×10-3mm2/s为临界值,敏感性为53%,特异性为82%,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3以有无胆碱峰定性分析作为良、恶性病变诊断标准值得商榷;良、恶性病变的胆碱峰的SNR在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诊断方法,但需要技术上的突破。第二部分乳腺癌增强斜率与癌基因表达的关系目的观察分析乳腺癌增强斜率与癌基因表达的关系,探讨乳腺癌增强斜率大小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方法。材料和方法对行MR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切片,行ER、PR及P53、CerbB-2、VEGF及微血管密度免疫组化检测,分析最大斜率与ER、PR及P53、CerbB-2、VEGF及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1增强扫描最大斜率与ER、PR呈负相关(r=-0.090,-0.169),与P53、CerbB-2的表达呈正相关(r=0.099,0.074),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P53表达与ER、PR呈负相关(r=-0.257,-0.282),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53高表达则预后不良;3 MVD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389,p<0.05),动态增强扫描最大斜率与VEGF明显相关(r=0.632,p<0.01),但最大斜率与MVD无明显相关(r=0.079,p>0.05)。结论1增强扫描最大斜率与VEGF表达有关,与MVD无明显相关性,提示恶性肿瘤斜率增高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是血管内皮细胞不完整,通透性增加,而与血管密度无明显关系。2临床上可根据增强扫描最大斜率的高低判断VEGF表达程度,从而判断预后并指导抗血管生成药物的选择,也可根据最大斜率的变化进行疗效判定。3癌基因表达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4根据最大斜率尚不能评估ER、PR、P53、CerbB-2的表达,能否根据MRS代谢物进行评估癌基因的表达,有待深入研究。第三部分乳腺癌MRI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目的探讨乳腺癌MR增强斜率、曲线类型、大小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对行MR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58例乳腺癌患者,根据中医证型标准分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正虚毒炽三证型。结果58例患者中医证型与MR表现及病理学结果:肝郁痰凝证37例,平均大小2.95±1.73cm,平均斜率17.95±8.27,Ⅰ型曲线0例,Ⅱ型曲线15例,Ⅲ型曲线22例;冲任失调证15例,平均大小2.67±1.63cm,平均斜率20.68±6.79,Ⅰ型曲线1例,Ⅱ型曲线6例,Ⅲ型曲线8例;正虚毒炽证6例,平均大小3.14±2.05cm,平均斜率23.07±8.73,Ⅰ型曲线1例,Ⅱ型曲线3例,Ⅲ型曲线3例。三种中医证型的最大斜率、曲线类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03,p=0.394,均>0.05),三种中医证型肿块大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肝郁痰凝型与冲任失调型两证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636,>0.05)。正虚毒炽型与肝郁痰凝型及冲任失调型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p=0.004,均<0.01)。结论1三种中医证型的MR增强斜率、曲线类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肿块大小在不同中医证型存在差异,在正虚毒炽证所占比例较高,肿块增大表明人体抵抗力减低,与中医的“正虚毒炽”证分型一致。
其他文献
阜诗:□未吾言,柄矢弗缦——S066吾,柄矢弗告——S067今本:独寐寤言,永矢弗谖独寐寤宿,永矢弗告1977年,在安徽省阜阳县双古堆出土的汉简中,经专家整理得到《诗经》残简约有17
目的:了解目前本科护生的沟通能力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从而指导教学活动中对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活动。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支持性沟通量表,对95名五年制护理本科生的人际
会计是企业经营决策信息的提供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其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好的职业操守是任何一名会计人员必须应拥有的美德。但现在部
芭蕉是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其根、茎、叶、花等部位含有多种化学活性成分,不同部位也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及药用功效.本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几个方面综述了芭蕉植
贾平凹的陕南出身以及他的写作风格使他的作品有一种典型陕西作家没有的“南方”气质,所以他更接近沈从文和孙犁这样风格“柔关”的一派,更注重作品的艺术表现。贾平凹创作的这
神经缺损同手内在肌功能恢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一样是至今尚未有效解决的难题。自体神经移植仍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也是其他研究周围神经缺损治疗方法的“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