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临近空间大气温度不仅影响各种航天器的发射与再入轨过程的安全性,同时也是大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等模型的建立和光化学耦合物理机制的重要参量。因此,临近空间大气温度场的研究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较大的军事应用价值,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国际上对临近空间大气温度廓线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氧气A波段气辉的光化学反应机制、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近空间大气温度不仅影响各种航天器的发射与再入轨过程的安全性,同时也是大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等模型的建立和光化学耦合物理机制的重要参量。因此,临近空间大气温度场的研究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较大的军事应用价值,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国际上对临近空间大气温度廓线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氧气A波段气辉的光化学反应机制、大气动力学和光化学反应理论建立产生O2(b1∑g+)的光化学模型,然后基于此模型进行了气辉体发射率和气辉辐射强度的模拟。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将夜气辉体发射率计算结果与AURIC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对应高度基本吻合。基于计算和模拟结果对氧气A波段气辉体发射率和辐射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包括夜气辉体发射率随温度和氧原子数密度的变化、日气辉体发射率随太阳天顶角的变化、氧气A波段发射谱随温度的变化以及辐射强度随切点高度的变化。(2)基于氧气A波段的临边辐射模拟数据进行临近空间大气温度廓线的反演,为了选取更加合适的反演方法,分别采用了贝叶斯方法和最小二乘法两种不同算法进行温度反演并基于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对比发现,80公里以下,信噪比为66~337时,基于贝叶斯反演的三条谱线761.59nm、762.2nm、764.05nm的平均反演误差分别为6.04K、2.5K、4.81K;采用最小二乘法反演的平均反演误差分别23.27K、11.84K、17.97K。信噪比为6~34时基于贝叶斯的三条谱线的平均反演误差分别为37.55K、16.76K、28.50K;采用最小二乘法反演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80.26K、65.61K、121.33K。(3)基于氧气A波段的临边辐射强度模拟数据和贝叶斯方法对临近空间高度(60-110 km)的大气温度反演进行了研究及分析。基于无噪声和加入噪声情况下的临边辐射强度模拟值这两种模拟数据分别进行了温度反演,并对氧气A波段中的所有谱线的反演结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氧气A波段各谱线权函数变化规律可作为谱线选择的判断依据。在无噪声情况下,当温度对自吸收的影响小于对线强的影响时,温度反演精度较高,平均反演偏差为4.1 K;当温度对自吸收的影响大于对线强的影响时,此时温度的反演精度较差,平均反演偏差达到34.9K。此外,基于辐射弱线进一步通过人为提高信噪比来分析辐射强度对反演精度的影响,发现辐射越强,信噪比越大,温度的反演精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当气辉谱线线强达到10-26时,也可以用于80公里以上的温度反演并获得较好的反演结果,反演精度<5K。
其他文献
汽车轻量化是降低油耗和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玻璃纤维编织聚丙烯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简称GF/PP)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轻质轻量化材料,集优异的力学性能和低廉的成本于一身,生产效率高,可以高效回收利用,在汽车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GF/PP材料通过冲压成型工艺可以快速成型具有复杂轮廓的汽车零部件,具有生产效率高,一
随着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能源紧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节能和环保是汽车工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轻量化技术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等轻量化技术推动了汽车轻量化的快速发展。铝合金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性,良好的加工性和可回收性的特征,被称为最具潜力的轻量化材料。经过挤压成型加工制造的铝管结构,有着出色的轻量化效果和机械特性,为汽车薄壁结构件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
汽车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出行交通工具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同时由于道路交通系统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交通安全也成为人民瞩目的关键性问题。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开始致力于研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其中主动安全技术成为了辅助驾驶系统中重要研究领域。基于机器视觉发展驾驶员行为状态检测系统能够直接、有效地
车辆检测技术当前是自动驾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随着全国汽车保有量的逐渐增加,对汽车泊车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本文提出基于全景和神经网络的车辆监测系统可以为泊车的驾驶员提供视野更大的车辆目标检测,是主动安全领域的重要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针对现有的车辆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HFCN的车辆检测,提高车辆的检测精度MAP。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车辆识别全景平台的搭建。根据汽车泊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道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降低行人在事故中所受的伤害已成为汽车安全技术发展的一大热点,各国保障行人的生命安全,陆续出台并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与人体损伤相关的评价办法。在人-车碰撞过程中,发动机罩板是与行人头部发生直接接触的主要区域,极易造成较大损伤、甚至死亡。为此,需要围绕发动机罩进行深入研究来实现汽车行人头部保护性能的提升。同时,发动机罩还需要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力学性
汽车工业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从中国汽车保有量来看市场仍然巨大,需求旺盛,而无论对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或是新能源汽车,汽车的轻量化和安全性都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在轻量化技术的路径上,依托于使用先进的尺寸优化设计方法,对汽车车身结构的尺寸进行优化,实现轻量化,同时提升车身结构的耐撞性。在汽车车身的优化设计上,传统的基于梯度(导数)的算法难以解决汽车优化问题中的高度非线性问题,而启发式的随机搜
钢铝混合车身作为多材料混合车身发展趋势下具有代表性的车身结构,是目前实现汽车车身轻量化的重要手段。如何将钢铝混合材料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已成为钢铝混合车身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自冲铆接工艺作为一种冷成形连接工艺技术,是钢铝混合材料的主要连接工艺之一,能够实现三层甚至多层板材的连接。目前,关于自冲铆接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层板材铆接,虽然三层甚至多层板材在车身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但有关多层板材铆接的研究较少。为进
现实生活中,人体发生跌倒行为比较常见,交通道路上的行人跌倒行为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因此,车辆视觉检测系统能够及时发现行人跌倒行为,将在保障行人生命安全、交通管理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对于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跌倒行为检测的研究,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提取更有效的跌倒行为特征,从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保证跌倒行为检测的准确率。基于此,本文将融合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作为跌倒行为特征,本文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1)深入
国内外的航天实践表明,单粒子效应(Single event effect,SEE)是空间环境中诱发卫星异常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随着半导体器件工艺尺寸的不断缩减,微纳器件中单粒子瞬态(Single-event-transient,SET)脉冲效应引发的错误逐渐成为总软错误中的主导因素。深入研究微纳器件中SET脉冲的电荷收集、传输规律和在电路中传播引发的错误结果,并揭示其内在作用机制,可为抗辐照芯片设计
超声成像系统的成像分辨率往往与所选用的阵列孔径正相关,即分辨率随有效孔径的增大而提高。但在现实条件中,孔径的增大不仅会增加制造成本,提高制造难度,同时也会限制其的应用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探索一种合适的超声成像方法,在提高超声系统成像分辨率的同时保证较高的信噪比和时间分辨率。本文受到基于压缩感知的无透镜鬼成像方法的启发,有意将关联成像与超声成像系统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压缩感知的超声关联成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