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调查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了解护士的工作压力状况,探讨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对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将护士的压力控制在最佳水平,保持护士的心理健康、改善护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用四份问卷调查表进行资料的收集:①一般资料问卷用来调查护士的人口统计学资料,②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用来调查护士的压力源和压力水平;③简易应对量表用来调查护士所采取的应对方式;④症状自评量表用来调查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从2006年7月到9月对北京和延吉市各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护士开展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相关性研究。结果:①护士的压力处于中等水平,护士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病人护理方面”,表现在“护士的工作大量太大”、“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工资总的收入低”、“上班的护士数量不够”、“非护理性工作太多”等,其中“护士的工作量太大”是护士最大的压力源;②护士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而少用消极的应对方式。护士的消极应对方式与压力程度呈正相关(r=0.221,P<0.01);③护士SCL-90的各因子分均低于常模,说明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④SCL-90的九个因子分与工作压力呈显著性正相关,即随工作应激程度增高而增加,表明工作压力影响心理健康;⑤护士SCL-90的各因子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且回归分析表明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最大因素,表明消极应对方式对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大影响,会导致较多的心理问题。结论:本研究提示护士的压力处于中等水平,护士的工作量太大是护士最大的压力源;护士多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工作压力、消极应对方式、不同职务对护士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最显著的因素。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的应对方式并通过各种引导形式,使护士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将压力控制在最佳水平,保持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进一步提高护士的护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