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流区通行效率的超多车道高速交通组织方式选用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df45sd6546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双向十车道及以上车道数的超多车道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正在兴起。为优化通行效率,超多车道高速公路往往采用不同于低车道数高速的交通组织方式,如何进行交通组织方式的选择成为超多车道高速改扩建亟需解决的问题。论文以超多车道高速公路合流区作为制约交通组织方式选择的瓶颈路段,以其通行能力和交通冲突作为两大要点,对整体混行式、客货分离式、主辅分离式下的超多车道高速公路合流区通行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该研究对超多车道高速交通组织方式选取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论文首先对三类交通组织方式的国内外应用及合流区交通特性进行了研究,总结分析了通行能力影响因素以及交通冲突指标分类。然后基于微观仿真法建立了三种交通组织方式下的合流区通行能力适用性模型,以广深高速实测数据进行驾驶行为模型参数的校正,以合流流量及车道组合为变量,对双向八、十、十二车道下的常见车道组合方式的合流区通行能力模型进行参数标定,获得了动态合流流量下的主线最大通行能力值。论文接着对三类交通组织方式下的合流区交通冲突进行研究,采用微观仿真法结合SSAM软件,以TTC为交通冲突指标,研究了具有代表性的双向十车道高速合流区交通冲突特性,获得了三类交通组织方式下的交通冲突严重性阈值以及追尾冲突和侧向冲突的车道分布特征。论文最后结合以上研究,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以通行能力、交通冲突、工程经济为三大评价指标,对广深高速长安-新桥段实例进行了三类交通组织方式的合流区通行效率评价,得出客货分离式“3+2”的组合形式最适用于该段的结论。并将该方法应用至广深高速深圳段全段,给出不同区段的交通组织方式建议。论文所研究的动态合流流量下的三类交通组织方式合流区通行能力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精确求解不同合流流量下的主线通行能力。对交通冲突的研究表明,客货分离式可以有效降低高速公路合流区车辆之间的冲突性。结合通行能力与交通冲突研究所建立的通行效率综合评价模型可有效获得超多车道高速最佳交通组织方案,有较好的工程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机交互从早期的命令行、键鼠交互发展到近些年出现的语音交互、手势交互、脑机接口等,越来越自然化、智能化、人性化。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普通纸笔的投影交互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基于纸笔隐喻的交互方式与投影交互的优点,使用交互命令字作为交互手段,同时为了提高手写体识别精度,将KNN算法与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实现了手写体的自适应识别。经实验评估和用户调查,该交互方法舒适自然,具有较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揭示了共建共享的新国际政治伦理准则,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指明了新的探索方向.文章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思想渊源、理论价值、实现路径、对比分析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述评.
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对印太地区的关注度较特朗普政府时期有增无减.印太范围内,拜登政府主动加强了“美日印澳”“美日韩”“美国-东盟”三个机制的紧密程度.其中,由于东盟的特殊性,拜登政府从外交、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了与东盟的互动.
大学“去行政化”改革具有三重主题意蕴:优化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与大学的权责关系,实现大学外部治理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优化大学治理中各利益相关人的权责关系,实现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规范大学内外治理模式中各治理主体的行为,实现大学内外部治理模式运行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作为对三重主题的回应,大学“去行政化”改革则必然应该有三重路径选择——建构基于绩效协议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大学伙伴关系;建构共治型的大学各利益相关人的权责关系;塑造官僚科层制中的“结果导向”与“顾客驱动”的组织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