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种近似模型的校车悬架优化设计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l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操纵稳定性是评判车辆操控特性的重要指标,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性能。悬架系统是车桥与车架之间最主要的连接系统,它直接决定着整车的操纵性能,而悬架运动性能的优劣则取决于各硬点的空间位置。从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的设计角度出发,应确保悬架系统的各定位参数均处于合理的设计范围,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本文以某款校车的前双横臂扭杆弹簧独立悬架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利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现有车型轮胎磨损严重和行驶稳定性欠佳的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分析并探究导致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为接下来的悬架优化设计工作提供理论指导;(2)为提高车辆的操纵性能、减小轮胎的磨损,对悬架系统的各定位参数进行合理的优化。首先,选取对车辆操稳性能具有决定作用的定位参数作为优化目标,本文共选取三个目标函数,分别为前束角、前轮外倾角和轮距随轮跳的变化,然后对各目标进行灵敏度分析,选取对以上目标贡献最大的参数作为悬架优化的设计变量,利用克里金、二次多项式响应面模型等多种近似模型构建技术构造目标函数表达式并对比各近似模型的拟合精度,最后利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高精度近似模型进行优化,从而获得满足性能要求的关键硬点的空间位置,使车辆的操稳性能得以提升;(3)根据车辆总布置的需求,双横臂扭杆弹簧独立悬架的扭杆可以上置、下置或设计成双联扭杆的形式以满足大吨位独立悬架的需求。扭杆的不同安装方式决定了悬架线刚度的计算方式不尽相同,且对车辆行驶过程中悬架定位参数变化的影响也会产生差异。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了基于扭杆安装方式的悬架线刚度计算以及不同扭杆安装方式对应的悬架形式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各定位参数曲线随车轮跳动的对比分析。将本文所述方法应用于生产实践,成功地解决了悬架设计中的诸多问题,为设计中国专用校车的悬架提供了可选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将汽车设计基础理论与悬架优化设计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来满足生产需求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安全第一,是铁路运输生产管理的第一要务,是保证运营的首要条件。所有与铁路运输安全相关的人员中,司乘人员是核心子系统,在事故原因中,司乘人员的各种失误是最重要的影响因
深度学习背景下,传统复习方式的困境愈发明显,存在学生个体差异大、核心素养培养难等诸多现实问题.基于此,我们着眼贯彻深度教学理念,探索尝试了题组模块的复习方式,积累了提
期刊
现代船舶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不仅是因为设计本身需要,且同生产、管理紧密相关,为了达到“设计指导生产、生产促进设计、管理规范设计和生产”的最终目的;还因为现代造船业
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设备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另外,随着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先进的制造生产技术不断出现,如并行工程(CE)、敏捷制
锂离子电池自20世纪90年代商业化以来,已经成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主要能源供给装置。但是,当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仍不能满足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日益增加的强劲需求。采用高比容量或高工作电压的正极材料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在众多先进的正极材料中,尖晶石材料LiNi_(0.5)Mn_(1.5)O_4(LNMO)和富锂层状材料Li_(1.17)Ni_(0.25)Mn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