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镍钴锰的制备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cqu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仍以LiCoO2为主,由于Co价逐年上涨,以及LiCoO2本身在安全性能方面的缺陷,科研工作者一直在寻找成本低、性能优异的可替代产品。层状结构LiNi1/3Co1/3Mn1/3O2材料因其理论容量较高及其稳定的结构,被认为是有望取代LiCoO2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改进LiNiv3Co1/3Mn1/3O2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条件,提高其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论文进行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高温固相法制备研究,分别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n(Li):n(M)(M=Ni、Co、Mn))等因素对制备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条件;采用DTA-TG法进行了材料制备的动力学研究,利用Doyle-Ozawa法、Kissings-法分别计算相关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共沉淀一焙烧法的制备研究。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的实验中,考察了pH值、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合成前驱体Ni1/3Co1/3Mn1/3(OH)2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工艺条件;焙烧前驱体制备LiNi1/3Co1/3Mn1/3O2的实验研究中,考察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n(Li):n(Ni、Co、Mn)等工艺参数对合成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优了工艺条件,进行了最佳工艺条件下的验证实验;以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和电池测试系统、电化学工作站等测试手段对产品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由实验结果得到以下结论:   1.高温固相法制备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24 h、n(Li):n(M)(M=Ni、Co、Mn)为1.05:1。此条件下制备的LiNi1/3Co1/3Mn1/3O2晶型发育较好,没有杂相生成,粒度分布均匀,最高放电比容量114.9 mAh/g,充放电平台平稳,循环10次后容量损失率为3.4%,表现了较好的循环性能。   2.两种方法计算得到高温固相法制备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93.70 kJ/mol和88.60 kJ/mol。   3.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Ni1/3Co1/3Mn1/3(OH)2合适的工艺条件为:pH值为12.5,反应温度50℃,搅拌速度1000 r/min。此条件下制得的前驱体Ni1/3Co1/3Mn1/3(OH)2为非晶体,粒度均匀,大小合适,镍、钴、锰的摩尔比为1:1.02:1.024,基本接近理论含量。   4.影响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放电比容量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焙烧温度、n(Li):n(Ni、Co、Mn)、焙烧时间。   5.由前驱体-高温固相法制备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24 h、n(Ni、Co、Mn)为1.05:1。此条件下制备的LiNi1/3Co1/3Mn1/3O2放电比容量达到170.2 mAh/g,充放电电压平稳,循环10次后容量损失率为4.36%,表现了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其他文献
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使得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是重金属毒害的显著症状。近年来叶绿素荧光技术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精确且无损伤的新技术,在植物
A我们班的座位考一次调整一次,按成绩高低,从前往后依次排。,大家抗议过,但抗议无效,老班说:“成绩好的当然得放在前面重点保护。”
目的:观察毛发-鼻-指(趾)综合征蛋白-1(Tricho-rhino-phalangeal syndrome1,TRPS1)在小鼠植入前胚不同阶段的定位及mRNA水平的变化,并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特异性地抑制其基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