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织金县是我国地质环境脆弱、地灾频发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质环境不断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每年都有不同规模、数量的地质灾害发生,给织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和损失。据初步统计,截止2009年已有6人死亡,房屋毁坏3000余间,摧毁农田4000多亩等,直接经济损失达9800万元;此外,该地区还有许多地灾的隐患点,包括房屋、学校、桥梁、道路、农田等。威胁经济损失高达2亿元以上。由此可见,织金县地质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本文以“贵州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为依据,以织金县为研究对象,详细的阐述了织金县地质灾害数据库建立的过程。建立一套大型数据库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为地质灾害的分析提供可靠地数据依据,还可以在同类数据库的建设方面提供一些参考价值。本文通过以下结构进行完成:(1)综合相关的数据标准,并结合织金县地质灾害基础数据的实际情况,建立织金县地质灾害基础数据库的数据标准。(2)构建空间数据模型实现空间数据与业务数据的有效关联。空间数据库建模把实际空间业务逻辑抽象出来,变成与数据库表对应的表结构。空间实体对象有多维、多义的特性。采用“关系-对象”数学建模,使空间数据对象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连接规则均可方便地表示。引入这种数学模型的目的在于通过在数学结合地质灾害的数据,使数据更具智能性和专业性。(3)合理的划分子系统及功能模块,建立织金县地质灾害综合信息系统,通过电子地图、数据表单及丰富的人机交互接口相结合,实现空间与非空间信息一体化管理,集成显示、同步更新、互联查询、综合统计,有效驱动空间数据库、业务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及元数据库的维护及数据集的使用。(4)通过建立织金县地质灾害数据库维护系统,实现数据的浏览、管理以及统计分析,使数据和各部门的数据管理人员方便、快捷,从而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