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称作工程技术最具挑战性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和工程规模居世界之最的三峡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标志着我国水利建设的规模和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随着这些大型水利枢纽的建设、蓄水,大量原本位于水面以上可能已趋于稳定的自然或人工岩质边坡将被淹没,使得岩石含水量由不饱和变为饱和,使其内部应力及物理、化学性能发生显著变化,其凝聚力及抗剪力大幅度下降,强度急剧降低;再加上岩质边坡在水的压力、水波的冲击和水的渗流等综合作用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原先处在极限平衡状态的岩质边坡就更趋危险。因此,本课题是以大型水利枢纽的建成后的蓄水问题作为其工程背景,通过进行的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有关岩质边坡的波浪作用下的压力分布情况,从而有助于分析水下岩质边坡的破坏机理、破坏形态、破坏特征,从而为水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现有的土质边坡与一般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试验的研究,找出水下岩质边坡在波浪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规律,然后运用数值分析手段试图找出水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与破坏机理。模型试验的研究,主要通过将存在结构面的边坡模型置于人工水槽中,利用波流系统进行波浪冲击试验,由压力采集设备采集岩质边坡表面压力和内部的应力。用FLAC,Marc软件对自然岩质边坡进行建模,模拟波浪冲击造成的压力变化,最后试验得出的数据比对数值模拟的结果,从而得出水下岩质边坡在波浪冲击下的破坏机理和一些规律,使其结果更具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