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明城墙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是研究艺术文化、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典型实例和源泉。本论文以西安明城墙景观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西安明城墙、环城公园、顺城巷区段三个典型区域的景观环境进行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从景观形态、绿化种植、观赏行为、环境设施、大众行为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可知西安明城墙景观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多重要素的景观体系,它以明城墙为主要背景,融合了历史文化遗址、城墙景观、绿化种植等内容和意义的城市绿色线性开放空间。如何合理的保护、建设和开发城墙景观环境,面临着许多现实性矛盾,针对西安明城墙景观环境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构成要素和评价体系入手,引入合意性评价的意义。在详细研究国内外相关评价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定义出西安明城墙景观环境合意性评价的目标和内容;其次对西安明城墙景观元素进行评价因子分析,为西安明城墙景观环境合意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并据此建立较为全面的古城墙景观环境的合意性评价体系,以定量化为主要评价方法,同时包括基本的调查和定性的评价方法。从规划者和管理者的角度对西安明城墙景观环境进行系统分析,采用树状图的表达方法将评价目标进行分解。将评价目标分解为目标层、综合评价层、因素评价层和因子评价层。最终选择出39个评价指标,提供其评分标准建议,选出评价指标,采用比较矩阵确定其权重,得出评价结果。从而完成西安明城墙景观环境的合意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应用研究部分,以西安含光门——建国门段明城墙景观环境为例,应用上述评价方法和模型,经过多因子数据统计和分析,完成西安含光门——建国门地段明城墙景观环境合意性评价。研究认为:西安含光门——建国门段明城墙景观环境现状总体处于较优水平,但在景观视线、景观空间、环境设施等方面存在一定欠缺,建议加强不足方面的改善,使西安含光门——建国门地段明城墙景观环境满足古城西安未来发展需要。考虑到将评价学结合到景观规划设计中本身就是我国规划界所面临的一个复杂课题。我国各省、各地区有其地区特点,本研究为西安明城墙景观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实践运用提出若干建议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