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潮河段洪水波传播数值模拟——以大通至长江口为例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qi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旱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人类与水旱灾害做斗争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时至今日,水旱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仍位居诸自然灾害之首。据资料统计,我国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地区有8﹪的土地面临洪水威胁,而这里的聚集着全国50﹪的人口,其工农业生产总值约占2/3左右。对上述地区的洪水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长江大通~河口为例,进一步研究了感潮河段的洪水传播规律。 计算表明,洪水波在向下游传播过程中受上溯潮流的影响,流量过程线随涨落潮而产生波动,南京站波动较小,铜陵站以上波动较小或基本没有波动;洪水波在传播过程中有坦化和扭曲,洪峰流量减小。在流量较大时,该河段依然保持有一般流量条件下的河道水力特性,洪水演算结果及动态演示表明:(1)长江下游的潮流界在镇江与江阴之间;(2)自徐六泾以上,涨潮历时在缩短,落潮历时在延长,落潮量大于涨潮量。
其他文献
本文从乌鲁木齐市抗震防灾工作对基础性研究的需要出发,以理论探讨和工程实用性相结合,研究天然气管线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行为和破坏过程,为跨越活断层天然气管线的抗震设计
人机交互技术在控制设备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对设备的设计开发、调试和维护都有重要的影响,甚至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运行质量。近来,人们对工业控制设备中人机交互技术和交互
目前水电站规模越来越大,地下埋藏式钢岔管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大中型水电站项目中。对于高水头、大直径的地下埋藏式压力钢管的HD值已经超过钢管规范值,而且规范中限制钢管在弹性范围内工作,视围岩为弹性体,这不能真实反映钢材和围岩的实际承载能力。因而不能满足现代水电站项目的需要。由于埋藏式钢岔管结构非常复杂,设计中一般按明岔管进行,但是这种方法没有反映出钢岔管与围岩的真实应力,也无法体现围岩的承载能力。随着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合理的有力措施。跨流域调水是结构复杂、形式多样涉及多水源、多目标、高维、跨学科、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由于跨流域调水的复杂性、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