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M真菌(arbusular mycorrhiza fungi)是内生真菌的最主要类型,在自然界中能与90%以上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的丛枝菌根结构。AM真菌在提高植物抗性,促进植物生长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园艺作物上已有应用。本试验以松嫩盐碱草地西南部地区采集的旋覆花(Inula japonica)根系及其根际土壤为材料,研究旋覆花根系AM真菌的侵染特性,统计AM真菌多样性,且对优势菌种进行25SrDNA序列分析,并以白花三叶草为寄主植物,在不同复合盐碱浓度下接种松嫩盐碱草地优势AM真菌,探究AM真菌对其生长、光合及生理代谢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松嫩盐碱草地旋覆花根系被AM真菌侵染形成了典型的疆南星型(Arum-type, A-型)菌根结构。不同pH值(pH=8.13-9.30)土壤生境下,旋覆花根系均被AM真菌侵染,不同土壤pH值下侵染率差异明显,在土壤pH值8.76时,侵染率达到100%,泡囊丰度与丛枝丰度也分别达到最大值75.67%和74.32%。2.在本试验采集的旋覆花根围10份土壤样品中,通过形态学分析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8属37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 21种,占总数的56.7%,为优势属,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分布最为广泛,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次之,为松嫩盐碱草地旋覆花根围AM真菌优势菌种。在此基础上通过Nested-PCR对优势菌种进行25SrDNA序列分析,在NCBI得到序列接收号KT826604和KT993572,进一步验证了形态学鉴定的准确性。3.在不同的复合盐碱浓度下接种根内球囊霉、幼套球囊霉以及两者的混合菌剂的白花三叶草生长60d后均与AM真菌形成共生体系,且侵染程度较高的部位均集中在幼嫩的根尖。接种AM真菌改善了盐碱条件下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对其生长及物质积累均有促进作用。4.白花三叶草本身具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低浓度的盐碱离子反而能促进其生长;复合盐碱胁迫下,白花三叶草的个体生物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和CAT活性以及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在接种不同类型AM真菌下均高于未接种,以接种根内球囊霉的效果最为显著,说明根内球囊霉更有助于提高白花三叶草的耐盐能力。本研究旨在对开展松嫩盐碱草地AM真菌的研究,为利用菌根技术改良与修复松嫩盐碱草地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推广旋覆花及白花三叶草在具有一定盐碱度的城市园林中应用提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