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白鼻子”病发病机制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ngl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鼻子”病为貉的一种新发疾病,貉患“白鼻子”病后,表现为生长停滞,繁殖率降低,所产皮张质量低下。现“白鼻子”病已经成为了威胁貉养殖业的疾病之一。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白鼻子”病为营养代谢性疾病,但目前人们还没有确定其真正的发病原因,而制定防治“白鼻子”病有效措施的前提是确切掌握“白鼻子”病的发病机制。在大量的调研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白鼻子”病的发病原因可能同毛皮动物的棉毛雪症(Cottonfur)和火鸡下脚料综合症(Turkey Waste syndrome)相似,是由于某种微营养成分缺乏导致的营养代谢性疾病。本研究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犬的模式)对“白鼻子”病患貉进行了血液学常规指标测定,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白鼻子”病患貉进行了血液常规生化指标测定,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白鼻子”病患貉的血清、被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等器官组织的铁、铜、锌、硒等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以健康貉为对照组,用SPSS15.0软件对测得的“白鼻子”病患貉的各种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与健康貉相比,“白鼻子”病患貉淋巴细胞计数(p=0.004)、淋巴细胞百分比(p=0.04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31)、中间细胞数计数(p=0.004)、中间细胞百分比(p=0.004)减少且差异显著(p<0.05),白细胞计数(p=0.130)和中性粒细胞计数(p=0.473)差异不显著(p>0.05);“白鼻子”病患貉红细胞计数(p=0.000)、红细胞压积(p=0.000)、平均红细胞体积(p=0.001)、血红蛋白(p=0.000)、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p=0.001)降低(或减少)且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p=0.915)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p=0.831)差异不显著(P>0.05);“白鼻子”病患貉血小板计数(p=0.915)、血小板压积(p=0.852)、血小板体积(p=0.202)、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0.749)差异均不显著(P>0.05)。“白鼻子”病患貉的MCH剧减,MCV减少,MCHV略减(与健康貉相比较),据此可以断定“白鼻子”病貉患有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与健康貉相比,“白鼻子”病患貉主要和肝脏功能相关生化指标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p=0.024)、谷氨酰转移酶(p=0.036)及总胆红素(p=0.019)升高,白蛋白(p=0.040)及白球比(p=0.031)下降,且差异在0.05水平下显著;“白鼻子”病患貉主要和肌肉功能相关生化指标α—羟丁酸脱氢酶(p=0.017)、肌酸激酶(p=0.019)升高,且差异在0.05水平下显著;“白鼻子”病患貉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升高,血糖水平下降,但差异不显著。以上指标的异常提示“白鼻子”病患貉存在明显的肝脏疾患,伴发肌肉损伤(肌肉萎缩)。与健康貉相比,“白鼻子”病患貉血清(p=0.0495)、肝脏(p=0.042)、肺脏(p<0.001)、肌肉铁(p<0.001)含量下降,且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白鼻子”患貉血清(p=0.002)、肺脏(p<0.03)铜含量下降,且两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脾脏(p<0.001)、肌肉(p=0.002)铜含量升高,且两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白鼻子”患貉血清(p<0.001)、脾脏(p<0.001)、肺脏(p<0.001)、肌肉(p<0.001)锌含量下降,且两组间差异极显著,被毛(p<0.001)和心脏(p<0.002)锌含量升高,且两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白鼻子”患貉血清(p<0.001)、肺脏(p<0.011)、肾脏(p<0.001)、肌肉(p<.001)硒含量下降,且两组间差异极显著。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白鼻子”病患貉存在铁缺乏的症状,同时患病貉的铁、铜、锌、硒代谢发生紊乱。通过对以上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白鼻子”病貉患有的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极有可能是缺铁性贫血。我们先对“白鼻子”病貉(健康貉为组间对照组)进行了肠外(肌肉注射)和肠内(口服)补充右旋糖酐铁的实验,然后测定补铁后“白鼻子”病貉(健康貉为组间对照组)血清、肝脏、十二指肠铁含量的变化,肝脏、十二指肠铁代谢基因Ferroportin 1(Fp1)和Ceruloplasimin(Cp)在铁刺激下的转录表达量的变化。口服补铁后,与未补铁貉相比,“白鼻子”病貉血清、十二指肠、肝脏铁含量没有变化,但健康貉血清、十二指肠、肝脏铁含量均升高。肌肉注射补铁后,“白鼻子”病貉和健康貉血清、十二指肠、肝脏铁含量均显著升高。实验结果说明“白鼻子”病患貉的铁缺乏是由于其肠道对铁的吸收障碍所致。与未补充右旋糖酐铁的实验相比,肌肉补充右旋糖酐铁后,“白鼻子”病患貉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升高,差异显著(p<0.05),达到了健康水平;而口服补充右旋糖酐铁后,“白鼻子”病患貉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没有明显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实验结果证实“白鼻子”病患貉的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为缺铁性贫血。进一步验证了“白鼻子”病患貉的铁缺乏是由于其肠道对铁的吸收障碍所致的结论。与未补铁的实验貉相比,在肌肉注射过量的右旋糖酐铁后,“白鼻子”病患貉肝脏Cp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下降,而健康对照貉肝脏Cp基因转录表达量升高且差异显著;在口服过量的右旋糖酐铁后,“白鼻子”病患貉肝脏铁含量没有变化,而健康貉肝脏铁含量升高,“白鼻子”病患貉肝脏Cp基因转录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而健康貉肝脏Cp基因转录表达量升高且差异显著。在肌肉注射过量的右旋糖酐铁后,“白鼻子”病患貉十二指肠Cp基因转录表达水平升高,而健康对照貉肝脏Cp基因转录表达量下降;在口服过量的右旋糖酐铁后,“白鼻子”病患貉十二指肠Cp基因转录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而健康貉十二指肠Cp基因转录表达量下降。以上结果提示“白鼻子”病患貉Cp基因功能的异常和“白鼻子”病貉肠道对铁的吸收障碍有关。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白鼻子”病貉患有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2.“白鼻子”病貉患有铁缺乏症;3.“白鼻子”病貉患有的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为缺铁性贫血;4.“白鼻子”病貉患有的铁缺乏症是由于肠道对铁的吸收障碍所致;5.“白鼻子”病貉铁代谢基因Cp功能的异常与患貉肠道对铁的吸收障碍有关;6.“白鼻子”病貉肝脏、肌肉受到损伤。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以中链甘油三酯(MCT)为油相,α-环糊精(α-CD)为主要辅料制备了MCT乳剂,考察乳剂的形成机制。通过界面张力和接触角的测定,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高效液相色谱法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设计两个试验研究了人工饲喂液态饲粮的4—21日龄新生期仔猪整体蛋白质周转的营养生理效应、能量和蛋白质利用以及生产性能。用[15N]glycine单剂量尿素终产物法测定整体
本论文利用阴外动脉和乳静脉血插管技术,通过阴外动脉灌注乳成分前体物(milk components precursors, MCP),研究阴外动脉MCP浓度的变化关中奶山羊乳腺对乳蛋白前体物(Milk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