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韧性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对环境适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某寄宿制小学4-6年级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并与一所非寄宿制小学做了对比研究,以此为基础,在寄宿制小学中筛选出8名心理韧性水平较低的学生,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实施团体辅导干预,以期获得显著效果,为今后对小学生心理韧性的团体干预提供参考。本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某寄宿制小学发放《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该量表包含了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五个维度。共发放问卷340份,回收有效问卷321份,同时在某非寄宿制学校发放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统计分析发现:(1)该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心理韧性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在家庭支持维度上显著高于非寄宿制学生,在其他维度及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心理韧性在目标专注、家庭支持与人际协助三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均高于男生;(3)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和心理韧性总分的维度上,班干部的得分均高于非班干部的得分;(4)心理韧性在年级上存在差异,四年级学生的心理韧性总分显著高于五年级的孩子;六年级学生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及心理韧性总分均显著高于五年级。第二部分研究是基于前期问卷调查的结果,在心理韧性总分较低的27%学生中进行招募,学生自愿报名参加,需征得父母同意,且已有课程与团体辅导课无冲突,最终招募16名学生,将其中8名学生随机分配至实验组,接受12次的团体辅导干预,而对照组成员在每周同一时间集中起来上自习,不参与任何形式的心理辅导。团体辅导结束后,根据前测与后测的结果,进行实验组纵向比较以及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横向比较,并结合研究对象自评与他人观察,对辅导效果进行整体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组的前后测成绩差异显著,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后测的成绩差异显著;(2)对照组的前后测成绩差异不显著,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测成绩差异不显著;(3)团体辅导结束一个月后,实验组追踪测试与前测结果差异显著,与后测结果不显著;(4)对照组追踪测试与前测、后测均不显著。本研究所设计的团体辅导方案经实施被证明有效,并具有一定的保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