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其体现,不仅仅在于公民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更在于这种机会的公平性。就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出现的诸多现象来看,教育的公平性并没有得到有力的保障。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中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领域普遍出现“择校”、“乱收费”等现象,不仅加重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此中所透出的“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行为,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以往我国教育理论界多数从社会价值取向、道德意识形态等角度去研究探讨,较少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如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不难发现这些现象实际是教育行为主体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一种经济活动,其实质可说是一种义务教育寻租活动。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类问题能从更深层次上揭示它们的实质。本文试图借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寻租理论的相关思想和分析框架,以新的视角分析这类教育现象,并提出了遏制普遍存在的义务教育寻租活动的一些建议。
本文在考察寻租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寻租行为:首先考察了义务教育寻租活动产生的经济背景:然后研究了义务教育租金产生的机制即创租机制:再次研究了义务教育实施主体、义务教育需求主体、政府部门主体及相关利益主体寻租活动的表现:此后进行了义务教育寻租行为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合乎逻辑地得出相关的研究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
本文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总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问题、思路、假设和方法;第二章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寻租理论;第三章分析了义务教育的属性,考察了义务教育寻租活动的经济背景;第四章研究了教育租金产生的机制亦即创租机制;第五章则从义务教育不同参与者的角度分析了寻租活动的表现和特点,并对“择校”寻租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章研究了义务教育寻租活动的原因:第七章提出了解决义务教育寻租问题的对策思路;第八章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