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锌废水的分析与治理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锌为研究对象,对锌在人体及工业农业方面的应用、锌的污染、含锌废水的来源、治理技术现状进行了阐述;利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总公司七一八研究所研制开发的螯合树脂,对锌离子溶液中锌的吸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不同测试样品中锌含量的分析测试方法进行了讨论。本文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 锌是生命的支柱元素之一,是人体细胞内分布最广泛、含量最丰富的微量元素,在生命活动中,起着能量代谢和转运物质的“生命齿轮”作用。但是过量的锌会对人类及动植物带来危害。本部分对锌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方面的作用、锌的危害、含锌废水的来源、净化回收技术现状、锌的分析测定进行了概述。 第二部分: 聚乙烯亚胺树脂吸附水中锌离子的实验研究 利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总公司七一八研究所研制开发的螯合树脂,对该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进行了测定,用静态法和动态法研究了新型螯合树脂对溶液中锌离子的吸附性能,测定了螯合树脂的饱和吸附容量。结果表明,该树脂作为吸附剂吸附水中锌离子,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选择性好的特点,静、动态吸附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可达0.96mmol/L和0.84mmol/L,可望用于含锌废水的净化治理。 第三部分:锌的各种分析方法和检测范围
其他文献
  本论文采用溶液反应方法,在纳米CaCO3和PP存在下,在引发剂作用下,以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等对纳米CaCO3进行表面反应改性,通过反应性单体的
本文采用收敛-发散法合成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的Janus树状分子,并成功的将其应用于手性催化剂的负载和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首先以收敛法合成了Fré
富勒烯氧化物的研究在富勒烯科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CO是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主题.C-D富勒烯的发现掀起了对小富勒烯研究的热潮.本文研究了氧原子与C-I和C-D的相互作用
书籍的装帧设计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在同类比赛中属每年的图书设计大赛——“世界最美的书”的历史最为悠久。该比赛自1963年在莱比锡诞生,1991年以来,Buchkunst 基金会在法兰克福和莱比锡一直负责监督这个比赛,最高奖是“Goldene Letter”。  自2003年以来,中国先后有近20种图书在莱比锡书展“世界最美的书”大赛中获奖,其中8种摘得前三甲,正值2017年度“世界最美的书”大奖名单
  本文主要研究了侧链型偶氮苯均聚物、偶氮共聚物、以及HMMM(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基交联型聚合物体系的全光极化行为及其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此外,对于制备有机-无机杂
氯氧镁水泥是轻烧氧化镁与氯化镁水溶液进行水化反应所形成的胶凝材料。近年来,人们对氯氧镁凝胶材料的固化机理、成型工艺、出汗情况及改性措施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仍未能
固态发光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有机激光和荧光传感器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潜在应用,为了开发高效的固态发光材料,科研者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许多传统荧光分子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生成的激基缔合物等会导致荧光聚集猝灭(ACQ),而它们在具体应用中主要是聚集体状态和固体薄膜形式,这就大大限制了有机发光材料的实际应用。2001年,唐本忠院士课题组首先报导的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与传统荧光分子的
  本文采用熔融法制备了反应性单体:苯乙烯(St)、丙烯酸(AA)、马来酸酐(MAH)及其它们组成的混合单体(St/AA、St/MAH)改性的PP/PS共混物。为了研究不同单体及其用量对共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