拮抗真菌GLP-26的筛选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采用高氏一号培养基从贵州、山东和广东等省份的土样中分离到156株真菌菌株和放线菌菌株,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对其发酵液进行了活性菌株的筛选研究。筛选出5株高活性菌株,并将GLP-26菌株作为候选菌株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贵州、山东和广东等省份的土样进行菌株的分离纯化,共纯化到156株真菌菌株和放线菌菌株,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56株菌株发酵液进行了生物活性初筛,生测结果表明,筛选出5株活性较好的菌株SD-13、SD-21、GLP-7、GLP-17、GLP-26。对指示菌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其中GLP-26菌株发酵液对多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在85%以上,抗菌效果最好,故确定为主要的候选菌株。(2)对GLP-26菌株发酵液进行了抗菌谱的测定。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生物测定结果表明,GLP-26菌株发酵液对多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对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黄瓜灰霉病菌(Borrytis cinerea)和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ua sclerotiorum)的抑制率达到95%以上,表现为广谱抗菌性。盆栽试验结果表明,GLP-26菌株发酵液对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有一定的治疗保护作用,分别为52.7%和51.6%。GLP-26菌株菌丝体提取物对玉米小班病菌、烟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达到80%以上,对油菜菌核的抑制率达到95%以上。(3)以黄瓜灰霉病菌(Borrytis cinerea)、烟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ua sclerotiorum)为指示菌,测定了GLP-26菌株发酵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GLP-26菌株连续培养10代,其发酵液的抗菌活性非常稳定。GLP-26菌株无论是在4℃下,还是室温下保存,所产生发酵液的抑菌活性都是稳定的。菌株在4℃条件下保存60d后,其发酵液对病菌的抑菌活性基本没有变化。GLP-26菌株发酵液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而且在抗酸、碱方面,抗菌活性依然显著。(4)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5.8S rDNA序列分析和传统的鉴定方法相结合,对GLP-26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根据形态学特征与GLP-26菌株的5.8S rDNA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GLP-26菌株属于镰刀菌属,可能是腐皮镰孢(Fusariumsolani)的一个近缘种。(5)采用色谱技术对GLP-26菌株发酵液及菌丝体中的活性成份分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明确杀虫剂的亚致死效应对于农药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吡虫啉是一种新型的氯化烟碱类内吸杀虫剂,对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我们研究了吡虫啉亚致
水稻条纹病毒( Rice stripe virus,RSV)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病毒病,该病在我国的分布极为广泛,并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RSV是一种多组分RNA病毒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日本称“舞茸”,是一种名贵的食、药两用菌,近年来作为高级保健食品,风行北美和日本市场。其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