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2010~2014年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2)调查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现状。方法:1)收集2010~2014年独山子区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管理系统录入的数据,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本区麻疹的发病率及三间分布特征。2)结合入托入学新生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全区两个街道共16个居委会居民,采集有效血样921份,应用免疫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MV-IgG抗体浓度。3)利用Excel2007对数据进行整理,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10-2014年,全区麻疹确诊病例共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73/10万;2)病例主要集中在3-5月,每隔2-3年为一个流行周期,8月龄以下儿童和20周岁以上人群麻疹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3)人群麻疹接种率为85.78%,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8.49%,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C为1467.95mIU/ml,麻疹抗体阳性率最高的为12岁~15岁年龄组,达到100%,6-22岁年龄组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均超过了95%以上,而抗体阳性率最低的为4-8月龄年龄组,仅为10.42%,8-18月龄及3-6岁组均低于86%,分别为72.73%和85.6%,其麻疹抗体水平均低于其他各组。不同性别之间麻疹抗体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民族之间麻疹抗体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麻疹抗体阳性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两者GMC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4)2013年麻疹病毒为H1a亚型;5)本区大学生麻疹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得分不足7分,及格率不到6.5%;结论:1)本区2010年-2014年麻疹流行特征发生变化,流行周期存在延长的趋势,周期间隔比较有规律,8月龄以下儿童和20周岁以上人群麻疹病例因全人群发病率的降低而相对逐年递增,已逐渐成为主要的高危人群,目前,本区麻疹疫情仍以散发为主;2)本区麻疹抗体水平未达到90%以上的理想水平,目前全区人群麻疹免疫屏障仍不完善,人口密集区(如学校、医院等)存在暴发流行的可能,对流动人口、1周岁以内儿童、18岁以上的成人查漏补种,适时进行二剂次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能够极大的降低麻疹疫情的流行,充分开展不同形式的有效宣传手段促进自觉接种麻疹疫苗意识,做好麻疹疫情防护;3)麻疹病毒为H1a亚型与全国麻疹病毒分型一致;4)本区大学生麻疹相关知识欠缺,应扩大普及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