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是非常常见的膝关节损伤类型,疼痛困扰患者并影响上下楼梯等日常生活,本研究通过肌力训练和拉伸放松两种运动康复的方式对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实施干预并对两者的作用结果进行效果对比,比较两种方法各存在哪些优势,为此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省中医院骨科招募南京地区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41名,在试验前后分别运用标准膝痛问卷调查其膝痛的相关表现;运用神经肌肉反应时测试系统测评股内、外侧斜肌的启动时间及两者的差异,另外采用肌肉状态测试仪测试下肢肌肉的肌张力、动态硬度等肌肉状态。试验内容是根据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有针对性地制定的两种运动康复方式:即肌力训练(包括股内侧斜肌电刺激和臀中肌、臀大肌训练)和拉伸放松训练(包括主被动拉伸结合泡沫轴放松股外侧肌及髂胫束),进行两种运动康复方式对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主要结果:在41名受试者中,61%为女性;只有44%的受试者有运动习惯;41.4%的受试者的年龄分布在30~40周岁之间。肌力训练使得受试者的Kujala膝关节量表的总分提高(P<0.05),拉伸组使受试者的VAS主观疼痛量表的评分明显降低(P<0.05)。肌力和拉伸对股内、外侧斜肌的启动时间差异并没有造成明显的变化;拉伸组训练使受试者患侧股内侧斜肌在做半蹲膝主导、半蹲自主式、坐姿腿屈伸0负重时的启动时间延迟(P<0.05);拉伸组训练使受试者健侧股内侧斜肌在做半蹲膝主导、健半蹲髋主导、坐姿腿屈伸负重15kg时的启动时间较试验前延迟(P<0.05);拉伸组使受试者健患侧股外侧斜肌在做半蹲自主式、坐姿腿屈伸0负重时的启动时间较试验前延迟(P<0.05)。肌力训练使患侧股中间肌的肌张力、患侧臀中肌的肌肉弹性降低明显(P<0.05);拉伸组训练使受试者患侧股外侧肌、健侧股中间肌的动态硬度降低(P<0.05);拉伸组训练使患侧臀中肌的德博拉数和发生形变后的恢复时间延长(P<0.05);拉伸组训练使患侧股内侧斜肌在上台阶和坐姿腿屈伸等长动作中的肌电积分值(IEMG)下降明显(P<0.05);拉伸组训练使健侧股内侧斜肌在上台阶、坐姿腿屈伸负重15kg、坐姿腿屈伸等长和座位站起中的IEMG下降明显(P<0.05);拉伸组训练使健患侧股外侧斜肌在坐姿腿屈伸负重15kg动作中的IEMG下降明显。主要结论:1.在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不到一半的受试者有运动习惯;年龄分布在30~40周岁之间的受试者最多。2.肌力训练对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膝关节在日常生活中的综合表现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拉伸训练对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造成的膝关节的疼痛的缓解效果显著。3.股内、外侧斜肌的启动时间差异不是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决定性因素;拉伸结合泡沫轴放松训练使股内、外侧斜肌的启动时间较试验前减慢。4.肌力和拉伸训练对放松状态下的腿部肌肉的肌张力影响不显著,但拉伸对部分肌肉的动态硬度的降低效果比较明显。5.肌力训练使股内、外侧斜肌的肌电积分值在闭链测试动作中有下降趋势,推测是因为臀肌参与更多,开链测试动作中股内、外侧斜肌的肌电积分值有上升的趋势;拉伸使股内、外侧斜肌的肌电积分值降低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