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严重交通事故及工伤所致的高能量损伤也急剧增多,其中足踝部骨折约占骨折总例数的39%以上,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足踝部骨折为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足踝部软组织菲薄,血管、神经及骨组织表浅,术后感染、创面骨、肌腱及神经血管外露多见,且处理棘手,疗程长,易并发深部组织感染,严重影响足踝部功能及美观。皮瓣移植是修复创面缺损的常用方法。随着近年来对下肢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及皮瓣微循环的研究及临床应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为足踝部复杂创面的修复提供了多种可靠的方法。这种创伤较小、恢复较快、效果明显的方法得到了较多的临床应用。目的:总结带蒂皮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修复足踝部骨裸露并感染创面中的效果,根据损伤部位选择不同皮瓣,探寻可靠、简单的复杂创面的较好治疗方案,总结严重足踝部创伤骨裸露并感染创面的治疗临床经验。方法:回顾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应用带蒂皮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38例足踝部裸露并感染创面的临床资料和手术图片,患者年龄35-58岁,平均(46+0.5)岁,男25例,女13例。致伤原因:碾压伤8例,机器绞伤7例,车祸伤15例,高处坠落伤8例。损伤部位均位于足踝部,均伴有严重粉碎性骨折,皮肤软组织损伤范围15.0cm×10.0cm~33.0cm×19.0cm,骨缺损范围3.0cm×2.5cm~4.0cm×4.5cm,伴有胫前血管损伤5例,腓浅神经损伤4例,腓深神经损伤2例,胫后血管损伤3例。根据皮瓣成活及有无并发症的情况,将皮瓣分为三类:完全成活皮瓣、部分坏死皮瓣、表皮或边缘坏死、伤口裂开皮瓣。结果:38例皮瓣中37例全部成活,1例皮瓣大部分坏死,与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隧道处蒂部受卡压未及时发现成活率98.3%有关,经严格控制血糖,利用交腿皮瓣重新修复创面后愈合。3例部分皮缘坏死,经换药植皮后愈合;1例发生静脉血管危象,经抢救后完全成活。其余组织瓣均一期存活,无感染,骨折缺损处均愈合。创面愈合时间(26±10)d。骨折缺损处均正常愈合,愈合时间6-10个月,平均(7+0.8)个月。成活率97.4%。29例获得6-12个月随访,9例失访。13例皮瓣外观略臃肿,皮肤色泽与受区有差异,皮瓣外观与弹性良好,部分浅感觉恢复,术后6个月,皮下脂肪萎缩,外形明显改善,术后1年基本恢复正常感觉,行走功能良好。15例皮瓣无臃肿,皮肤质地、色泽接近邻近皮肤,深感觉部分恢复。1例边缘愈合不良,为足跟部皮瓣,皮缘爬行瘢痕增生。结论:带蒂皮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术可以一次性完成骨与软组织感染缺损的修复,设计灵活、切取简单、外形良好,为踝部骨裸露并感染的创面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