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虚拟仿真引擎中的脚本控制:由交互式编程导致的探索式可视化模式变迁

来源 :石家庄铁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l7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航天工程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从2010年起,航天发射次数屡居前三。2018年航天发射更是频繁,发射次数达到39次之多,居世界首位。在众多航天工程任务中,航天三维可视化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有的国产航天三维可视化系统一般都是针对具体项目或具体任务的,并没有针对整个航天工程的共性开发一套通用的航天三维可视化系统。随着航天任务的增多,为每一项任务都制作一套单独的系统将费时费力。这种可视化模式灵活性差,不容易扩展。另一方面,微软停止对Windows XP系统的计算机提供技术保护和自动更新以及“棱镜门”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国家对国产操作系统的重视。但国产操作系统在推广和使用方面存在问题,问题不在于操作系统本身,而在于与国产操作系统配套的应用软件较少,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在三维虚拟仿真引擎中引入Lua语言脚本控制的方法。利用Lua脚本语言的即时编译和可嵌入其他语言的特性,解决硬编码方式存在的灵活性差和不易扩展的问题。并通过仿真引擎与脚本语言的相互调用,实现航天三维可视化任务的插件式开发。文中首先以Lua与C++的交互为例深入分析了Lua与宿主语言的交互原理,并以此为基础,选用XLua解决Lua与Unity3D之间的交互,最终实现航天三维可视化任务的插件式开发。另一方面,将已经嵌入脚本语言控制的航天三维可视化系统,迁移到国产操作系统中标麒麟上,将有利于国产操作系统在国家重大工程应用中的推广,有利于国家在事关国家高度机密的重大工程中做到自主可控。将航天三维可视化系统迁移到国产操作系统上,可为国产操作系统应用层软件增砖添瓦,有利于国产操作系统在全民应用的推广。文中从模型和代码两方面对项目进行移植,模型通过替代软件Blender移植成功,而代码部分移植成功。代码未成功的原因是在Windows下开发使用C#和Lua,而Blender支持的脚本为Python,并不支持C#。最终解决办法为通过VirtualBox构建操作系统兼容层来迁移项目。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的适应制造业的新形势,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传统的装配车间急需一种智能化的装配监测系统,能够智能识别装配体各零件并监测装配过程。针对机械产品装配
本文聚焦职校一个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学生。作者试从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分析他们的行为习惯背后的不良心理,结合日常教育实践,希望探索出一条道路,能帮助他们重塑自我。
在基于正交小波变换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构造的基础上,选取B-小波为小波基提出了一种小波神经网络新算法。通过选取典型训练样本集的方法提高了该小波神经网络诊断的准确性,并运
在讲解电工知识点时,充分考虑中职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学习戴维南定理时,要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其定理,学会戴维南定理的应用分析,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理解能力。
针对造纸生产过程中浆泵类、真空泵类电动机等定速传动设备能耗高,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应用变频技术改造冲浆泵和真空泵,以确保低能耗和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