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化空间结构角度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以青岛市为例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un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历史和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剧了青岛市产业结构不协调、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统计与调查相结合等方法,从理论上阐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在统计调查青岛市可持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优化青岛市空间结构的政策建议:一是根据青岛市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制定空间规划,二是完善和协调青岛市的功能区,三是加强不同层次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四是借鉴大连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经验。新世纪新时期特别是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以及2008年奥帆赛在青岛举行,青岛市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但资源环境约束等挑战并存。本文展望了青岛市未来十年的空间布局,为青岛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乐观的前景。 文章最后高度概括全文,深刻总结了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原则,即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要坚持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用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文章的结论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能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规模和格局不同的城市其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措施不同;要制定长远的城市规划,为城市的资源保护和环境节约创造条件,推动城市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先缩小后扩大的势态。对于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与解释。这些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缩小城乡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被喻为“中国奇迹”。然而,依据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无明显技术进步发生的条件下,中国依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试验,30年的经济的转型遵循着一条“渐进改革”的平滑转型路径。实际上,各界关于中国经济转型道路的争论历来已久,而在新的历史时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