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否能诱导二倍体罗汉果单性结实得到无籽或少籽果实,并观察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对果实品质进行评价。比较单性结实果实与对照组果实间的变化及异同点,为罗汉果单性结实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基础依据,对无籽罗汉果的选育和罗汉果合理开发利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基础。 方法:利用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罗汉果单性结实,对其子房或果实进行生物学性状观察;石蜡切片法对子房进行显微观察;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内含激素;蒽酮比色法测可溶性总糖含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罗汉果及《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方法通则》JY/T022-1996进行测定罗汉果总苷含量及罗汉果甜苷Ⅴ含量。 结果: 1、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二倍体罗汉果(F014)诱导单性结实可得到少籽果实且种子空瘪不含种仁,果实的快速生长期为0-25d,缓慢生长期为25-30d,30d后果实生长进入平台期生长发育基本停止,与正常二倍体授粉果实生长期相似。 2、F014诱导单性结实罗汉果果实为长圆形,果皮黄绿色外层密被细软绒毛,壳厚度均值为0.71mm,果实横径、纵径、体积均值分别为40.05mm、53.37mm、53.40mm3;单果鲜重均值为31.83g;种子数平均为22.25粒/个,小于人工授粉果实种子数(39粒/个);种子重/果肉比值为1.85,低于F014授粉果实4.59,提高了果肉利用率。 3、F014诱导单性结实果实在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内源激素IAA、GA、ABA、ZR含量及变化规律不同,其中IAA和ABA含量较高且波动较为明显,GA含量有波动但不明显,ZR含量基本保持不变。ABA/GA比值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波动明显,生长前期ABA/GA比值较低,在生长后期随ABA含量逐渐增加,比值增加,比值在50d开始下降,说明果实发育后期GA或ABA/GA对果实成熟有一定作用。 4、子房显微观察发现,F014诱导单性结实子房胚珠在处理后1-5d、10d形状由卵圆形渐变为接近狭长型;内珠被与外珠被发育正常,胚囊发育异常,果肉细胞在处理后第四天开始明显膨大且内含物质减少。 5、F014诱导单性结实果实几乎无响果,可溶性总糖含量为25.33%,低于F014人工授粉果实(38.40%)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C14授粉果实(14.77%)及其诱导果实(17.25%)可溶性糖含量。F014诱导单性结实果实罗汉果总苷含量、罗汉果甜苷Ⅴ含量以及水分、浸出物的含量分别为:3.08%、1.47%、9.55%、45.49%。 结论: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罗汉果可使其单性结实,得到少籽果实;果实生长发育期为0-30d,30d后基本停止生长;果实种子数较少,种子空瘪且无种仁。单性结实提高了果实整果利用,有助于改善罗汉果甜苷提取中种子影响提取的情况。 在果实生长发育初期子房中胚珠形状发生变化,珠被发育正常,胚囊发育异常,果肉细胞膨大。果实生长发育期IAA和ABA含量高于GA和ZR含量,生长期内IAA和ABA含量以及ABA/GA比值波动明显。 诱导单性结实在得到少籽果实的同时未引起果。建立得到单性结实无籽或少籽罗汉果的方法,为单性结实罗汉果下一步研究提供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