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岸》是中国著名作家苏童创作于2007-2009的一部长篇小说,自2009年出版以来,便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苏童曾凭借该部长篇小说荣获2009年第三届曼布克亚洲文学奖,成为该奖自成立以来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如同其它文学作品,该部小说也曾被美国著名翻译家葛浩文译成英文并于2010年出版。葛浩文作为享誉国内外的汉学家和翻译家,其翻译的著作均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河岸》英译本The Boat to Redemption自出版以来虽然也受到了各界学者的关注,但却未得到各界学者的广泛研究。在中国知网上对《河岸》英译本的研究进行搜索,发现了丁英英学者于2015年以翻译操纵理论为视角对《河岸》英译本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将会以语料库为基础,尝试探索该英译本的翻译风格。本文通过自建翻译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利用WordSmith 4.0,Antconc等语料库分析工具提取上述语料库中的相关数据,从描写性翻译学视角进行翻译风格的探究。一方面,利用可比语料库进行语内对比,探究该英译本在词汇、句子、语篇层面的差异。另一方面,通过语际对比,发现该英译本在称谓语和文化负载词翻译方面体现的“伪忠实”特征。研究发现,《河岸》英译本整体呈现简单,可读性高的特征。另外,词汇密度,平均句长等数据与Mona Baker及Sara Laviosa等学者有关英译本方面的数据特征均保持一致。该研究有效结合以数据为主的定量分析与以描写性翻译学及语料库翻译学为理论基础的定性分析。希望该研究结果为学者全面了解葛浩文翻译风格特征提供参考,同时,也可将本项研究视为语料库和翻译文体学相结合进行翻译风格特征研究的一次积极尝试和探索。希望本项研究能够为语料库语言学和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提供微薄之力,并能够有助于翻译文体学等相关研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