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该课题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旨在研究急性心肌梗死1月后左室非梗死区三层心室肌细胞的I和I异质性的变化和胺碘酮对I和I的影响,从而探讨胺碘酮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该课题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旨在研究急性心肌梗死1月后左室非梗死区三层心室肌细胞的I<,Na>和I<,to>异质性的变化和胺碘酮对I<,Na>和I<,to>的影响,从而探讨胺碘酮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离子机制.结论 1兔左室游离壁三层心肌细胞的快钠电流和瞬间外向钾电流存在电生理异质性.I<,Na>异质性表现为M细胞较心内膜、心外膜有更大的峰值电流,M细胞的I<,Na>电压依赖稳态失活曲线失活最快,而灭活后再恢复曲线三层细胞无显著差异;I<,to>异质性表现为心外膜细胞的I<,to>电流密度最大,M细胞次之,而心内膜心肌细胞的I<,to>电流密度很小.2该研究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1月后非梗死区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瞬间外向钾电流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非梗死区三层细胞钠电流峰值不同程度下降,失活曲线左移,这些异常可引起心肌细胞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和幅度下降,并继发动作电位时程及复极异常,形成钠离子通道的电重构,构成折返性心律失常的基质,是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离子机制之一;非梗死区的心室肌三层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密度下降且程度不一致,心肌细胞I<,to>特性的改变,可引起动作电位形态、时程及复极异常,容易形成2相折返,从而诱发室性心律失常.3该研究通过观察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1月后非梗死区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瞬间外向钾电流的影响,并与正常对照组、心肌梗死组进行了对比分析.该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应用胺碘酮1月后左心室非梗死区三层心肌细胞钠通道及瞬间外向钾电流通道受抑制后,其通道活性呈现均一性,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和幅度、动作电位时程及复极趋向一致,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心室复极离散度,有利于消除折返,可抑制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1 《醒世恒言》是明代末年,民间文学家冯梦龙编纂的话本和拟话本小说。作品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以及民间传说,结构完整、情节生动。本篇使用的读本是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的版本为参考。 “观看”语义场是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语义场,通过对此语义场的研究,可以丰富完善汉语词汇史领域的研究现状,
摘 要:在避讳渐成雏形的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对人名的避讳。对人名的避讳是避讳类别中最严格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可以分为生者之讳和死者之讳两大类,前者是尊卑和权威的体现,后者是在万物有灵思维下对死者的恐惧和敬畏以及对生者现有生活状态的保护。 关键词:先秦;人名;避讳;原因 作者简介:姬芮芮(1992-),女,汉族,甘肃秦安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
摘 要:中国美学在一定程度上讲受老庄道家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整体上形成了一定的传统思想。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形而上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审美创作以及意境论等相关领域中。另外,针对形而上旨趣的主旨进行把握,进而能够真正读懂中国古典美学的实质内涵。 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形而上旨趣;具体措施 作者简介:胡雨溪(1996-),女,江苏省苏州市人,汉,大学本科,扬州大学文学院
摘 要:《六一诗话》作为一种诗学批评形式可以说是创新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方式,打破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和以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为代表的两种专著形式的格局,自此之后,诗话不断涌现,成为我国特有的一种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诗话”体。欧阳修以“诗话”的形式来展现自己评诗的理论观点、内容和方式,意义深远。 关键词:《六一诗话》;歐阳修;诗学观点;批评方式 作者
摘 要:《文心雕龙》可谓独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的半壁江山,龙学研究更是历久弥新。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心雕龙》的详细解读,从文章的言辞、社会功用、中和之美三方面的文论思想讨论孔子及其文论观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关键词:言辞;社会功用;折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1 《文心雕龍》一书,虽刚问世时不为时流所称
目的:观察GBS患者外周血中Th9细胞比例和IL-9水平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变化及其急性期脑脊液IL-9水平,分析多项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Th9细胞在GBS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或疾病所引起的疼痛,其临床特点是在伤害性刺激消失后仍出现痛觉过敏、痛觉超敏或自发性痛。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属于谷氨
摘 要:《论贵粟疏》系统阐述了“贵粟”的重要性,提出了重农贵粟、入粟拜爵等主张。本文通过对文本的梳理研究,浅论晁错《论贵粟疏》中所体现的思想理念,并分析这篇文章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晁错;《论贵粟疏》;思想理念;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石婷(1993-),女,汉族,甘肃秦安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苏东坡的一生是坎坷的,他的出仕之路可以称得上是一条屡遭贬谪之路。苏东坡的特点不是几句话可以说完的,也不是我们通过几句诗几首词便能够读懂的,然而他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改变了词的性格,赋予了词伟大的力量。 关键词:苏东坡;乐观;豪放派;改变;性格 作者简介:王昱骄(1994-),女,汉族,江苏省徐州市人,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学院临床医学系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医学。 [中图分类号]:I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