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工结构兴建起来,而复杂的海洋环境会对海洋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海水浸泡、自然曝晒、干湿循环等会缩短其服役寿命。而涂层对海工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快固化早强聚脲涂层(Fp)还具有快速固化的特点,不仅提高了对混凝土基材的防护能力,还能快速地修补基体因海洋环境产生的破坏。因此,研究涂层在海洋环境的防护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耐介质老化实验、耐温湿度实验考察快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荷载和海洋环境耦合作用的涂层混凝土损伤行为研究与寿命预测”,项目编号为5157829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工结构兴建起来,而复杂的海洋环境会对海洋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海水浸泡、自然曝晒、干湿循环等会缩短其服役寿命。而涂层对海工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快固化早强聚脲涂层(Fp)还具有快速固化的特点,不仅提高了对混凝土基材的防护能力,还能快速地修补基体因海洋环境产生的破坏。因此,研究涂层在海洋环境的防护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耐介质老化实验、耐温湿度实验考察快固化早强聚脲涂层及纯聚脲涂层的硬度、光泽度、拉伸强度(Tsl)、断裂伸长率(Eb)、撕裂强度(Tss)等性能变化规律;研究纯聚脲、快固化早强聚脲XS-7涂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以及在有裂缝存在条件下的防护能力。此外,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FTIR,探讨快固化早强聚脲、纯聚脲涂层在模拟海水浸泡、10%硫酸浸泡和温湿作用下表面形貌、表面化学键和涂层结构的变化规律。基于上述实验,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在常温(23℃)、高温(70℃)、户外低温(-1℃-6℃)环境中养护发现,短时间内,快固化早强聚脲XS-1的力学性能增长速度更快,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这对其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修补防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经3.5%Na Cl溶液浸泡240d后,各涂层的表面性能与力学性能整体呈下降趋势。纯聚脲涂层的接触角、拉伸强度分别下降了33.19%、29.14%;XS-1的接触角、拉伸强度分别下降了38.81%、8.80%;XS-7的接触角、拉伸强度分别下降了37.48%、18.52%;XS-8的接触角、拉伸强度分别下降了34.10%、17.35%。通过SEM分析可知,快固化早强聚脲与纯聚脲涂层表面粉化,出现白色屑状附着物,部分产生裂纹和裂缝。涂层氯盐中的腐蚀离子会通过涂层制备固化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和微孔渗入到涂层内部,从而对涂层产生破坏。干湿循环210d后,纯聚脲、XS-1、XS-7、XS-8涂层的接触角分别下降了31.25%、33.57%、24.21%、33.60%;拉伸强度分别下降了23.12%、23.44%、16.60%、15.31%。各涂层的表面性能与力学性能整体呈下降趋势,干湿循环过程中形成的氯离子浓度差加快了氯离子对涂层的侵蚀作用,从而降低了涂层的性能。2.研究各涂层在自然曝晒条件下的表面性能与力学性能变化得出:自然曝晒210d后,纯聚脲的光泽度下降了90.06%,几乎完全失光。纯聚脲、XS-1、XS-7、XS-8涂层的拉伸强度分别下降了24.93%、25.94%、17.35%、31.29%。紫外线的照射及涂层的溶胀作用,导致涂层分子键的断裂,从而性能降低。在10%的硫酸浸泡210d后,失光率分别为19.49%、62.49%、58.73%、49.56%;拉伸强度分别下降了23.52%、28.41%、21.56%、40.14%;撕裂强度分别下降了3.57%、38.70%、28.52%、39.50%。相比酸性条件下,碱溶液中各涂层的表面性能与力学性能下降幅度较小。同时对在10%硫酸溶液浸泡90d的纯聚脲与XS-1涂层的FTIR谱图分析可知,N-H、C-H、C=O、C-O-C处的伸缩振动峰发生减弱现象,化学键未见明显破坏。3.经过各种环境处理后的涂层的低温弯折区域都没有出现裂纹,说明纯聚脲与快固化早强聚脲涂层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在温度交变作用及温湿作用210d后,纯聚脲、XS-1、XS-7、XS-8的邵D、光泽度、接触角、拉伸强度及撕裂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温湿作用210d后,各涂层拉伸强度分别下降了21.52%、27.28%、18.98%、26.43%。由FTIR谱图可知:纯聚脲与XS-1涂层在温湿作用90d后的FTIR谱图中N-H、C-H、C=O、C-O-C处的伸缩振动峰发生减弱现象,化学键未见明显破坏。4.研究纯聚脲与XS-7涂层混凝土在自然浸泡下的氯离子含量变化,在深度5mm处,浸泡30d、60d、90d、120d后的纯聚脲涂层混凝土氯离子含量同无涂层混凝土相比分别下降了94.37%、92.96%、93.03%、93.61%,浸泡30d、60d、90d、120d后的XS-7涂层混凝土氯离子含量同无涂层混凝土相比分别下降了94.36%、92.75%、92.96%、93.61%。在裂缝追随试验中,涂层的裂缝追随延伸量随荷载增加而增加,但纯聚脲曲线下降的程度比XS-7要快,说明快固化早强聚脲涂膜柔韧性比纯聚脲大。综上所述,纯聚脲与快固化早强聚脲涂层在各种腐蚀环境中的表面性能与力学性能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性能随着试验龄期增加而逐渐降低,但仍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
其他文献
水泥基材料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民用基础设施的主要建筑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加入聚合物可以显著提高水泥砂浆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粘结材料和修补材料中。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良好的抗化学侵蚀性能和优异的粘结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中。但是,环氧树脂在固化后形成的高交联结构使环氧树脂本身的韧性较低,这成为限制环氧树脂广泛应用的一大障碍。纳米材料具有刚度高、比表面积大和附着力好
我国是世界生产和消耗镀锌产品的大国,在镀锌产品生产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含锌酸洗废液。由于重金属锌和铁在金属活性表上的排序接近,且相对原子质量相差不大,因此,在实现酸洗废液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中,重金属锌的去除一直是研究难点。论文对磷酸盐沉淀法和磷酸三丁酯(TBP)萃取法去除酸洗废液中重金属锌进行了研究,磷酸盐沉淀法探究了各影响因素pH、磷酸盐投加量等对除锌效果的影响,磷酸三丁酯萃取法探究了影响因素萃取
本文针对车辆控制系统的微电源问题,以汽车悬架为研究对象,提出回收行驶中减振器后部流场振动能量的新方案,进行涡旋形态特征分析,设计压电俘能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道路模型和悬架动力学模型,结合所研究车辆的工作路况与行驶车速,对整车及悬架的运动状态进行仿真分析,得到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轮胎动载荷三个方面的运动输出响应,确定减振器弹簧的压缩量。(2)根据弹簧压缩状态,建立减振器的变截面圆柱三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建筑业与人民生活的改善以及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产业集群在任何行业的增长中都几乎是普遍的现象,并且在促进区域的竞争优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山东省在发展建筑业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但产业集群发展仍然面临障碍。这篇文章考察探究了来自山东省建筑业集群的情况,想要为其未来的发展给予帮助,促进其全面、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本文首先,对山东省建筑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
本文采用的CGM-270水泥基灌浆料是由水泥、细骨料、豆石颗粒(粗骨料)和一些添加剂组合而成,其优点就是加入适当的水之后会有较大的流动性,而且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高强度,因为它的这个优良特性,往往应用于灌注国外引进的高端设备基础、加固混凝土结构构件等领域。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复合受力的状态往往较多,而且由于现代社会火灾的发生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抑制,所以研究高温后水泥基灌浆料在复合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准则具
动态海报作为海报与动态化延展汇总释放出来的新媒体表现形式,在伴随着电子应用技术的发展之中,其优越性也逐渐显露出来,这种创新形式的视觉传达媒介因其独特的语言表现力也逐渐被社会各界所推崇,但这一“新浪潮”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认知还不太明晰,构建体系还不太健全,这就需要投入到更多的实践经验使其趋于成熟,为海报设计增添新的应用领域。城市形象推广顺势而为的借助这一创新手段不仅可以构建良好的城市印象,也可以帮助
本文从“侘寂”的概念、形成的历史和原因进行了阐释,在“侘寂美学”的思想与形式基础中探讨禅宗美学的空无与极简主义的功能性,与极繁主义进行对比与分析,寻找他们之间的差异,分析彼此的联系,从而提炼总结出“侘寂美学”的基本特征;再运用大量案例列举了国内外自古至今的具有“侘寂”风格的画家与设计师的作品进行分析,分别从“侘寂美学”在视觉意象中表达的视觉图形、构图、空间结构、色彩关系、语境等方面进行了解析;然后
伴随着能源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寻找新型可替代能源对于汽车产业十分关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具有高效、环保等特点。欧姆内阻和热功率是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重要的参数,欧姆内阻可以表征输出性能,热功率可以决定温度变化趋势,因此,对两者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原理和运行模型。设计了质
随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逐步展开,历史建筑的保护受到了更多的重视。目前,以消费文化为主流的保护再利用模式受到了更多的质疑,如过度商业开发导致历史建筑原真性缺失、强行搬离原著居民导致街区“空心化”等。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即通过构建以价值评价为核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历史建筑的价值特点选择合适的再利用模式,使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工作更加清晰化、条理化。青岛本土建筑里院是带有殖民色
本文以社会性别视角为切入点,将“潍坊传统手工艺”作为研究对象,从女性角度出发,分析女性手工艺人与传统手工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文献阅读、田野调查以及对传承人专访所获取的相关信息,梳理女性传统手工艺发展脉络与发展现状,系统研究潍坊女性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价值及表现形式特征,对潍坊女性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设计创新策略与方法进行客观探析,以期形成相对完整的现代创新设计路径,实现活态化传承。论文第二章主要对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