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抗病毒颗粒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及其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抗病毒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评价抗病毒颗粒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选用8日龄健康伊莎褐蛋公鸡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设置抗病毒颗粒推荐剂量的1倍剂量组(4 g/L)、3倍剂量组(12g/L)、5倍剂量组(20g/L)和10倍剂量组(40g/L)。4个用药组持续饮水给药5 d,试验期间,每天观察记录鸡的精神状态、进食情况、二便性状等一般临床表现,测定试验前后的增重、脏器指数、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并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研究抗病毒颗粒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治疗作用,选取8日龄伊莎褐蛋公鸡360只,随机分为6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按照10427EID50IBV第3代鸡胚尿囊液滴鼻点眼0.2 mL/只,感染72 h,3个药物剂量组分别在饮水中按2 g/L水、4g/L水、8g/L水的剂量添加抗病毒颗粒,阳性药物组按25g/kg饲料添加麻杏石甘散,连续给药5d,空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药物,病毒对照组攻毒后不做其他处理。测定各试验组临床疗效、平均增重、免疫器官指数、靶器官中IBV N基因表达量、气管中IFN-β表达量及组织病理学的观察。结果:1、靶动物安全性试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组鸡的平均增重、脏器指数、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抗病毒颗粒高、中剂量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86.67%,痊愈率分别为80.00%和76.67%,死亡率分别为10.00%和13.33%,能够促进鸡增重及免疫器官发育,且显著改善组织病理变化。3、与病毒对照组相比,抗病毒颗粒各剂量组、麻杏石甘散组气管、支气管、肺脏中IBVN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麻杏石甘散组相比,抗病毒颗粒各组气管、支气管、肺脏中IBVN基因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抗病毒颗粒高、中剂量组均有降低的趋势。4、与病毒对照组相比,抗病毒颗粒高、中剂量组能显著诱生IFN-β的表达(p<0.05)。与麻杏石甘散组相比,抗病毒颗粒高剂量组能显著上调IFN-β的表达(p<0.05)。结论:1.按抗病毒颗粒推荐剂量的1倍剂量(4g/L)、3倍剂量(12g/L)、5倍剂量(20 g/L)和10倍剂量(40 g/L),持续饮水给药5 d,对靶动物鸡无毒副作用,临床使用安全。2.抗病毒颗粒能够有效治疗IB,在感染IBV72h后,按抗病毒颗粒高剂量(8g/L)、中剂量(4g/L),持续饮水给药5d,对人工感染IB有显著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