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式缆机轨道平台受力特性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inet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缆式起重机(简称缆机)是一种兼有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功能的特殊起重设备,具有调运范围大、生产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采矿场、林木场、港口码头、桥梁建设等,特别是应用于水利工程的大坝混凝土施工中,大大提高了大坝混凝土浇筑效率,加快了工程进度。缆机轨道平台结构是为了使缆机能顺利地在轨道上来回移动,从而保证其覆盖全部施工范围的结构。作为大坝施工过程中的一个辅助结构,缆机轨道平台结构对于完成大坝混凝土浇筑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某巨型水电站大坝施工左岸架空式低缆轨道平台为例,通过ANSY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弹性地基上同时布置多台缆车的低缆轨道平台进行了结构内力计算、稳定性分析以及地基承载力验算,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影响线法的基本概念及应用;简单论述了基于ANSYS二次开发有限元模型实体单元求内力的方法;系统地阐述了预应力锚索的模拟方法和桩基竖向承载力的计算方法。(2)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低缆轨道平台的实体单元模型。结合ANSYS中提取出来的移动荷载影响线结果,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了小车的不同运行方式模拟以及结构最不利位置的确定。利用排列组合的思想以及小车在结构上运行时的限制条件和随机性,通过MATLAB可视化编程,将计算多台小车运行时平台结构的内力包络图、结构最不利位置及小车对应位置的程序集成为一个小软件,为以后其他类似结构模拟与分析提供了快速且精确的分析方式。(3)对轨道梁和立柱也建立了梁单元分析模型,给出了前轨道梁截面的内力包络图,并与实体单元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全部使用实体单元所建模型的结果偏于安全且精确,但针对小车的最不利位置,两种模型的计算分析结果趋势是基本一致的。(4)通过实体力筋法中的节点分割法模拟了预应力锚索,采用了降温法模拟预应力效果;对比分析了缆机平台基础承台设置预应力锚索与否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最后,依据安全系数法控制标准,对地基承载力和结构基础稳定性进行了验算与复核。
其他文献
群落演替作为植被动态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植被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季风常绿阔叶林作为南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是南亚热带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运用
内陆干旱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针对性地减少内陆干旱区平原水库无效蒸发,能提高水库的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状况。试验采用防蒸发浮板覆盖部分水库的方式,隔断与外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