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视频下采样算法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gang34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极大程度的享受着通信技术带来的便利和丰富内容,然而通讯手段的多样性,给多媒体的发布、传输和使用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多媒体自身的多样性也要求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多种多媒体格式。面对这些挑战,人们希望能够实现一种便捷的多媒体访问方式。通用多媒体访问技术(Universal Multimedia Access, UMA)能够在异构的网络终端环境下,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充分考虑用户的潜在需求,提供访问丰富多媒体资源的能力。数字视频转码则是实现该技术中最为复杂、最为消耗系统资源的一项技术。本文对数字视频转码的基本理论及其所涉及的相关标准化工作作了介绍,并重点对空间下采样技术的原理和算法实现进行分析和讨论。针对现有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域空间分辨率下采样技术中宏块合成时宏块间不同编码方式的冲突问题,以及因运动矢量重估计而导致参考区域误差的问题,提出了DCT域下的宏块变换算法和基于残差的运动矢量重估计修正算法。宏块变换算法通过矩阵运算,在DCT域内从参考帧中抽取对应运动矢量指向参考区域的频域值,并与宏块的DCT值运算,从而实现帧内编码与帧间编码的宏块转换。运动矢量重估计修正算法在现有DCT域空间分辨率下采样算法和运动矢量重估计算法的基础上,在下采样之前对运动矢量重估计的合成矢量进行评估,计算原有运动矢量指向参考区域与合成运动矢量参考区域之间的误差,并在残差内进行修正,避免误差的引入,从根本上改善DCT域空间分辨率下采样的画面质量。这两个算法都是对现有数字视频转码技术的补充,且都是在DCT域下进行处理,不会产生较大的计算复杂度。通过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用以上两种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视频空域下采样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视频下采样转码的画面质量。本论文所提出的算法能够适用于其他各种以DCT变换为基础的视频转码技术中。
其他文献
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是目前通信网络领域的一个热点技术,它所倡导的以分组提供承载,呼叫控制与承载分离,呼叫控制与业务分离的思想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目前国内外传统和新兴
双基前视SAR作为一种特殊体制的双基SAR,将发射机与接收机分别放置在两个不同的运动平台上并且使得接收机波束指向平台正前方,不仅具有灵活的空间配置,强的隐蔽性,丰富的目标散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信息的广泛应用,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界研究的热点.说话人识别始于20世纪30年代,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益成为当今的一个研究热点。
生物认证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日常生活,如考勤、登记、远程控制、自动查询、门禁控制等等。由于指纹识别技术的高实用性和可行性,指纹识别已成为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生
从20世纪90年代的移动Ad hoc网络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到21世纪最新兴起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研究热潮,移动自组网络已经从无线通信领域中的一个小分支逐渐扩大到相
现代深空通信的快速发展对深空通信实体在材料、体积、功率、容量存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深空通信可靠传输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由于现代深空通信距离比以前更
在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智能天线、多载波调制、软件无线电、MIMO、空时编码等一系列最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新一代系统整体的算法复杂度和传输性能较上一代系统有一个数量级
超宽带(UWB)通信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利用极窄脉冲传输数据,具有传输速率高、功耗低、抗多径能力强等许多优点。本文以IEEE 802.15.3a为信道模型,设计了
OFDM由于其良好的抗多径时延性能,已经被用在许多宽带无线系统中,而MC-CDMA是将OFDM和CDMA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高频谱利用率、高数据传输速率、很强的抗窄带干扰以及抗符号间
作为由中国提出,并已经成为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三大主流标准之一的无线传输技术,TD-SCDMA在2005年、2006年两年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受到了包括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和业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