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以来,我国已进行了多次政府机构改革。客观上讲,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不少缺陷,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针对政府机构存在的问题,从2002年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陆续提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目标,理论界也对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国务院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明确提出了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这说明在我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政府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探析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功能,分析建设服务型政府实践中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探悉“公共服务型政府”在我国的理念缺失和制度空白开始,全面分析了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衡的现实需要、是党和国家实现“以民为本”的重要途径和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参与全球竞争的客观需要,总结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当代政府管理的基本模式,也是我国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第二部分探讨的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功能和特征。首先分析党和政府的文献与理论界观点的内在统一,论述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涵义,用分析、比较和归纳的方法使读者对公共服务型政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其次是根据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阐述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八个特征:以民为本、职能有限、法治行政、民主透明、顾客导向、廉洁公信、公正平等和责任绩效。最后提出并详细分析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服务型”职能是提供制度模式和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第三部分根据前面的分析总结出传统行政理念深厚、政府职能混乱、封闭行政严重、因循守旧和非政府组织弱少是制约我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并全面分析了我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路径选择,主要包括:树立现代行政管理理念、实现政府职能定位转化、实行政务公开、推动政府理论与实践创新和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等几方面的对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