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所精神的长沙城市广场景观调查与分析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ing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及城市化逐步加快,中国城镇经历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建设风潮。在这场设计风潮中,景观设计出现了高度的趋同,究其根本原因是场所精神的失落。但是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还相对较弱,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在场所精神方面更是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因此有必要对城市广场景观的场所精神的设计理论及其实践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本文针对现在城市广场景观面临的一些场所精神方面的问题,以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和建筑现象学为理论支撑,得出评价场所精神的六大因子:场所空间、地域文化及其个性表达、尊重原有地景和结构、色彩、光影、材质。在此基础上,通过类比等方法,对长沙19个广场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总结归纳长沙市城市广场建设的经验,并对现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长沙城市广场场所精神的表达大部分集中在地域文化上,其表达主题过于集中,涉及范围不宽,不能深入发掘长沙本地特色及标志性事物。光影是被大部分城市广场忽略的因素在以后的设计中应予以重视。在尊重原有地形方面,长沙的部分广场做得较好,如果在保留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做更多的变换空间以丰富广场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原有地形的价值。色彩的表达上,火车南站二段的红色辣椒,该雕塑无论从色彩上给人直观、强烈的视觉冲击是长沙色彩及文化符号运用成功的案例。从材质上来讲,个性特殊材质的运用是部分城市广场的亮点,在兼顾材质功能与景观的同时提高材料的附加价值,如在满足人触觉、视觉的情况下满足听觉、嗅觉等人体多方位的感觉是材质发展的趋势。
其他文献
自然条件下,植物经常会遭受干旱、低温和盐碱等逆境胁迫,使其生存能力、作物的产量、生长量、发育情况、光合速率或矿质元素吸收速率等受到抑制甚至导致植株的死亡。各种环境
德之园离城中心约35公里,过了高溪镇,左拐往北,车行十几二十分钟就到了.进门一块硕大的不规则的巨石,足有三米见方,大红油漆书就”德之园”园牌, “德”字和“园”字是方方正
期刊
我的老家在湘东浏阳.这里属连云山脉余脉,与江西的铜鼓接壤,生活着许多与“老表”口音、习俗相近的客家人.他们与较早迁居此地的“本地人”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在这片富饶美
期刊
到1931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调查部已办得有相当成绩,对银行业务帮助很大.其他几个大银行也纷纷办起类似调查部的组织,从事工商业的信用调查和市场经济调查.但是上海是这样
期刊
本研究以大丽花品种‘粉西施’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进行不同程度和时间的水分胁迫处理及复水,测定了水分胁迫下大丽花生理生化指标及光合荧光指标的变化。通过对生理生化指标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是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由于其具有分布广、食性杂、幼虫顺风迁移等特点,常爆发成灾,给农林业生产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