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鸟篆文,又称“鸟书”、“虫书”、“鸟虫书”等,以楚国、越国的鸟篆文最具代表。楚鸟篆文是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基于楚文字的艺术字体,多作为食具、炊具、农具、兵器、礼器、乐器、冥器等器具上铭文出现。鸟篆文的载体决定了它的构形设计方法仅被少数工匠掌握,其艺术形式仅服务于少数贵族阶级,其存在本身的艺术性大于功能性。楚鸟篆文的源字体为先秦楚文字,现代简体中文汉字与先秦楚文字有所区别。先秦楚文字和其他早期汉字由符号演变而来,多为单体字形;而现代简体中文汉字为满足传播学习和造字需求,演变为结构较为规则且多样、固定搭配汉字部件较多的字形。本课题研究从现代汉字部件学入手,将汉字部件看做一个整体与鸟篆文的设计语言结合,共整合设计近百个汉字部件;同时依据鸟篆文造字风格设计适合现代字形使用的鸟形变体笔画。在基础部分的鸟篆文现代字形演绎设计之上,本课题基于人类的生物特性,提出“平面—空间—平面”的设计思维,强调在设计过程之中不同的阶段特征,区分“平面(设计师脑中的设计)”与“平面(观看者眼中的设计)”这两个概念,并由此设计思维提出营造平面视觉“无序感”的设计方法,结合三个公共视觉设计项目以及本课题的设计展示部分加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