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C-W2B5复合陶瓷的原位合成法制备及其强韧化机理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密化烧结温度高(>22000℃和断裂韧性与硬度不匹配问题是制约B4C陶瓷应用的主要瓶颈。本文提出采用粉末冶金法(P/M),通过石墨(Gr)与硼粉(B)之间的原位反应(in-situ)以降低其致密化烧结温度;同时通过添加碳化钨(WC)以生成五硼化二钨(W2B5)来提高其断裂韧性的研究思路。实验以Gr、B以及WC为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Sparkplasmasintering,SPS)对混合粉末进行固化烧结,以制备B4C-W2B5复合陶瓷。制备工艺为:压力30MPa、烧结温度1100 ℃-1550 ℃-1800 ℃三步保温、烧结时间5-5-6min的条件下,可制备出力学性能良好的复合陶瓷,并研究了烧结温度、W2B5含量以及石墨(Gr)含量对复合陶瓷的组织结构、致密度、硬度、断裂韧性等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复合陶瓷的致密化行为与强韧化机理。研究表明原位反应能够促进B4C复合陶瓷的致密化进程,当添加一定量的WC,于1700 ℃下烧结,B4C-W2B5复合陶瓷致密度即可达到100%,硬度可达到36.4 GPa。而在相同温度下烧结的B4C陶瓷致密度仅为98%,硬度为35 GPa。。且当温度从1600 ℃升高到1800℃C,B4C-W2B5复合陶瓷的致密度均大于B4C陶瓷,说明WC与B、以及B与Gr在烧结过中发生反应生成B4C与W2B5时,放出大量的热,激活了粉末的烧结活性,促进复合陶瓷的致密化进程,从而降低了 B4C陶瓷的烧结温度。在制备致密化复合陶瓷的基础上,论文研究了不同含量的W2B5对B4C陶瓷硬度与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00 ℃下烧结,随着WC含量的增加,烧结体中灰色条状的W2B5逐渐增多,且均匀地分布于B4C基体中,由于W2B5的钉扎作用,晶粒逐渐细化。并由微观组织发现,在裂纹的扩展中,有W2B5颗粒的桥接与裂纹的偏转,且在断口中W2B5颗粒的拔出现象。当W2B5: B4C > 1 : 5 (摩尔比),复合陶瓷的致密度均可达到100%。当W2B5 : B4C=1 :4时,复陶瓷综合性能达到最佳,硬度与断裂韧性分别达到最大值37.9GPa,7.8 MPa m1/2,断裂韧性相比B4C的提高了 58%,但随着W2B5含量的增加,硬度随之减小,断裂韧性增加;当W2B5 : B4C=1 : 2 时,硬度为28.8 GPa,断裂韧性可达到10.9MPa·m1/2。裂纹的桥接、偏转、以及W2B5颗粒的拔出是复合材料的主要增韧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Gr作为B4C-W2B5复合陶瓷的烧结助剂,研究Gr对复合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TEM观察表明:W2B5颗粒的长度约为1μm,宽度约为0.3μm,Gr的力学性能的影响。TEM观察表明:W2B5颗粒的长度约为1μm,宽度约为0.3μm,Gr的长度约为200~280nm,宽度约为70~85nm,W2B5以及Gr与B4C颗粒之间没有孔洞和微裂纹,且均匀地分布在B4C的晶粒之间。HRTEM结果表明,反应生成的W2B5与B4C及残余的Gr之间的界面干净,结合良好,无反应层存在。而良好的界面结合能够承载更大的外界载荷,这是B4C-W2B5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少量的纳米厚度的Gr有利于B4C-W2B5复合陶瓷断裂韧性的进一步提升,当Gr含量为5vol%时,复合陶瓷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致密度可达到100%,硬度为30.2 GPa,断裂韧性提升至11.9MPa·m1/2,但随着Gr含量的增加,致密度,硬度及断裂韧性均下降。添加适量Gr后断裂韧性提高的主要机理是当裂纹遇到少量的纳米厚度的Gr时,Gr能够迅速释放断裂能,延缓裂纹的扩展,从而提高复合陶瓷的断裂韧性。
其他文献
The diurnal-variation anomalies of the vertical-component in geomagnetic field are mainly the changes of phase and amplitude before strong earthquakes. On the basis of data recorded by the network of
期刊
稻田土壤作为我国特色的耕作土壤,具有固碳潜力大,固碳效应明显的特征,研究不同施肥管理模式下的稻田土壤有机质(SOM)的稳定性,对于认识土壤碳库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湖南省典型稻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试验的稻田土壤为对象,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了土壤有机质结构及其组分含量及其土壤剖面分布,这对于认识不同施肥处理等人为因素、成土母质和土壤剖面等自然因素对稻田土壤有机质固定机制的影响
水化硅酸钙(C-S-H)是硅酸盐水泥最主要的水化产物,其结构复杂,对水泥混凝土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C-S-H的脱水相具有再次水化胶凝的能力,研究C-S-H在热分解过程中的结构演变、
镉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有毒重金属元素。近年来,在我国由于污泥灌溉、农药、生活垃圾、工业“三废”排放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镉、锌、铜等污染,已经造成了蔬菜减产和品质
氧化锆陶瓷因具备高硬度、高温导电性和抗高温等优异的性能,被普遍用于陶瓷刀具、固体燃料电池和耐火材料等领域。由于氧化锆陶瓷室温下为绝缘体,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高硅钼球铁具备良好的高温强度,优良的耐氧化性、抗热疲劳性、抗生长性和良好的高温抗蠕变性等,在汽车发动机耐高温部件如排气歧管、涡轮壳等铸件上运用日趋广泛。汽车发动机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 of gravity and earthquake activity during 1992~2001 has been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by integrally adjusting the gravity observation data of the no
期刊
为了考察低地球轨道环境下金属材料的冷热疲劳损伤机制,本文采用模拟实验对TC4钛合金、2A12铝合金、7A09铝合金在冷热循环作用下的组织及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利用X-ray衍射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