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域电磁法是由中南大学何继善院士提出的一种新的人工源频率域电磁测深法。该方法采用人工场源,摆脱了MT法天然场源信号微弱和随机变化的不利因素;从场的统一性出发,将“近区”,“过渡区”和“远区”有机地统一起来,定义广域视电阻率,改善了非远区的畸变效应,使得测深能在广大的、不局限远区的区域进行,在同等收发距上勘探深度增大;野外施工时只需测量电磁场的一个分量,可以同时测量多个频率,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广域电磁法和其他频率域电磁法一样存在静态效应的问题,它是困扰广域电磁法数据处理的难题之一,严重影响数据资料的解释结果,为此,我们需要对广域电磁法数据资料进行静态校正,以提高数据解释质量。本文简要介绍了广域电磁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工作方式;分析了静态效应的产生机理;引入了相关系数法和小波变换法来识别静态效应;介绍了曲线平移法、空间滤波法、中值滤波法、电磁阵列排列法、相位换算法、联合反演法、直接二维反演法等静态效应的校正方法;着重介绍了连续介质反演理论;分别建立了均匀半空间、二层D型曲线、三层H型曲线、三层K型曲线、三层Q型曲线等理论模型来模拟静态效应,用空间滤波法、中值滤波法、相位换算法、二维连续介质反演法进行了静态校正,并尝试把高斯滤波法引入静态校正,综合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校正效果;最后对内蒙古某铅锌银矿和安徽某煤矿广域电磁法的实测数据进行了二维连续介质反演的静态校正,有效地消除了静态效应。论文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广域电磁测深仪的基础研究(40827002)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