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CDMA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及关键算法设计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ang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是全IP网络。实现下一代全IP无线网络必须满足:保证无线IP OOS;在不损失性能的条件下实现有线网络中的应用,如VOIP,IP多播业务等;高频谱效率的空中接口;良好的可部署性以及标准化的接口;快速移动中的无缝覆盖。LAS-CDMA由于其物理层上高频谱效率的独特优势,使得在网络层上无需众多复杂而昂贵的辅助技术,就能获得比现有任何3G系统优越得多的性能。本文主要研究了LAS-CDMA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及系统中一些关键算法的设计。该通信系统命名为LASMAX,含意是使用LAS-CDMA技术的无线接入系统,主要参考了IEEE 802.16和WCDMA的协议结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IP网络。本文介绍了LASMAX系统的设计总体思想,并基于该系统架构在带宽的申请和分配方面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实用的调度结构。 无线通信系统向3G、B3G方向发展,高数据率、对多媒体通信的支持、基于IP的包交换应该是一个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的趋势。本论文中介绍了无线系统中QOS的基础知识,并说明了LASMAX系统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由于LASMAX系统的MAC层设计是参照IEEE802.16 MAC层设计的,其中的OFDMA部分,以及信道传播环境和LASMAX系统特别相似,本文中重点分析了LASMAX采用的SUI信道模型和MAC层的QoS机制。 现有的通信系统也朝着实现全IP网络方面不断进行改进,这些系统的优缺点对我们设计很有参考价值。本论文分析了实现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技术要点,然后介绍了LASMAX系统的设计总体思想及网络结构中的各个实体所起的作用,从横向和纵向对LASMAX系统MAC层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架构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比较可以看出LASMAX的设计更简单实用。 LASMAX网络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能实现无线QoS,满足实时数据的传输速率和时延的约束,尤其是VoIP用户的时延要求。由于无线链路的容量是有限的,如何有效的利用稀缺的资源在时变的无线信道
其他文献
数字视频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科学、广播电视等领域,带来了会议电视、可视电话及数字电视、媒体存储等一系列应用,将人们带入数字化信息时代。然而数字化之后的视频音
呼吸末二氧化碳(ETCO2)在重症监护、伤员运输以及其他医疗应用中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工具。2005年美国麻醉师协会(ASA)颁布的新麻监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手术中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
作为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等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近年来,人脸识别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与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方法比较,人脸识别的优点在于自然、友好、无侵犯
本文首先介绍了E1无差错传输系统的组成,接下来说明了实现这一系统的技术要求和原理,然后在熟悉Xilinx公司FPGA芯片结构及其开发流程的基础上结合Xilinx公司提供的FPGA开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