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粘着控制驱动动力学仿真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重载运输一直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机车功率不断提高,这对机车的粘着利用性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为提高粘着利用,粘着控制装置已经广泛应用到大多数国家的机车中,而机车在高粘着利用时易产生复杂的动力学问题,而且轮轨磨耗问题日益严重。研究机车在施加粘着控制后运行在粘着极限态时的动态性能,以及合理匹配悬挂参数使机车具有较高的粘着性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另外采用多体动力学和现代控制理论相结合的仿真研究是开发机车粘着控制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机电、控制一体化的仿真平台,由整车驱动动力学模型、电传动及控制系统、粘着控制系统组成。其中包括具有详细驱动系统的机车动力学模型,串励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交流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组合校正法及一种基于最优蠕滑率法的粘着控制系统。应用修正小自旋三维非线性轮轨粘着力计算模型,在仿真中通过改变静摩擦系数得到不同轨面条件下的粘着特性曲线。(2)仿真分析在直线及曲线上机车空转时的粘滑振动,分析悬挂参数对粘滑振动的影响。粘滑振动时,伴随有轮对纵向振动及电机点头振动等,曲线上还出现了轮对的横向及摇头振动。适当增大悬挂刚度有利于驱动系统的稳定。(3)比较两种粘着控制方法,分析驱动系统悬挂参数对机车粘着利用的影响,以及机车运行在粘着极限态的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悬挂刚度不能过小,合适的悬挂刚度会降低轮轨磨耗。粘着控制下,横向平稳性变好,曲线上外侧轮轨垂向力,轮重减载率及轮对摇头角均有所增大,小半径曲线上的轮轨间横向力减小,在大半径曲线上则增大,直线和曲线上的轮轨磨耗均增大,而且曲线上轮对1、4外侧的磨耗最严重,曲线半径越小磨耗越严重。(4)分析机车在曲线通过时,驱动转矩及粘着控制对导向特性及轮轨磨耗的影响,以及一系悬挂刚度对机车性能的影响。机车在小半径上导向能力本来就差,驱动转矩的影响不大,在大半径上驱动转矩使导向能力明显变差,磨耗增大。曲线半径越小纵向蠕滑成分越小,牵引能力越小。可适当增大一系横向刚度,减小一系纵向刚度以降低轮轨磨耗。
其他文献
老挝现在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经历了一个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发展转型过程。老挝在经济改革的初始阶段,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比如资金短缺问题
高血糖在卒中急性期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很多基础及临床研究均证实高血糖与卒中,尤其是与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梗死面积大小及血管再灌注后出血风险的增加有关。但在临床上,高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教学法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新方法,将EBM运用到神经血管介入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锻炼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概念自半个世纪前被提出之后,人们对TIA的认识在不断变化和深入,在此期间缺血性卒中治疗时间窗、急诊溶栓、时间就是大脑
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16)已于近期发布,本文就指南的历史概况,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总体而言,较之2012版指南,新指南主要在初始液体复苏、
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会影响血管正常的功能运转,引发高血压、血栓等心血管疾病。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是一种植物雌性激素,主要存在于豆类植物中,其抗氧化作用可以修
轮轨接触问题一直是铁路运行中最基本、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当今世界的铁路运输网络所具有的几大特点是运输量提高、轴重加大、速率增加、行车量密集。由此衍生出的轮轨材料接
生活中,普遍存在各种化学现象,但在过于由于我国受制于传统化学课堂教学的影响,使得课堂教学中并没有涉及如何将理论知识结合与生活中各种化学现象的联系,所以学生在学习化学
1证据评价标准及推荐等级1.1证据水平1 高质量的荟萃分析,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分析,极低偏倚的随机对照试验;1 较好的荟萃分析,系统分析,低偏倚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研究颅内外动脉纡曲狭窄特点与临床表现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218例45~89岁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影像,将颅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