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通过实物模型产生数字模型的逆向工程技术由于它的独特魅力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硬件设备的日趋完善也为数字模型操作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为了得到被测物体的完整数据模型,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坐标变换,将从各个视角得到的点集合并到一个统一的坐标系下,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点云,然后就可以方便的进行可视化等操作,这就是点云数据的配准。点云配准有手动配准、依赖仪器的配准和自动配准。通常我们所说的点云配准技术即是指最后一种。点云自动配准技术是通过一定的算法或者统计学规律,利用计算机计算两片点云之间的错位,从而达到把两片点云自动配准的效果。其实质是把在不同的坐标系中测量得到的数据点云进行坐标变换,以得到整体的数据模型。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求得坐标变换参数R(旋转矩阵)和T(平移向量),使得两视角下测得的三维数据经坐标变换后的距离最小。目前,配准算法按照实现过程可以分为整体配准和局部配准,本文分别从速度和收敛性上论证了其优缺点并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迭代算法目标函数的改进,利用点到面的最小距离取代点到点的距离,得到了较好的收敛效果。但缺点是寻找点到面的最近点的过程增加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接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法向特征的快速局部配准算法,通过人机交互的方法得到对应的配准点以后,通过在局部范围寻找精确对应点,将刚体变换矩阵的未知量减少为一个,即单方向绕法向的旋转,算法通过最小化局部最近点求解目标函数,整个算法过程简单快速,配准结果较为精确。另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几何描述子搜索的局部选取配准算法,通过三种几何描述子来衡量点的几何特征,并通过引入多尺度的概念来衡量较大范围的几何特征,有效解决了算法所面临的二义性问题,使得对应点和局部范围的搜索更加精确,保证了配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曲率点的逆向配准算法,首先对每个特征点的曲率利用哈希函数进行量化,然后利用曲率量化值反求三维点,通过对这些等曲率的点进行粗略的配准来完成预配准,然后再进行精确配准。实验表明,该算法比其它预配准更加有效。由于目前配准算法的固有缺陷,本文所做的改进并未得到一个既精确又快速的算法,只能在速度和精确度上进行折中,事实上,目前对于精确度的要求要远高于配准速度,因此,如何更进一步的提高配准精度,并把配准时间限定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将是以后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