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enstack的超融合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rydar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数据中心在过去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包括:大型机时代、独立服务器时代、中心化存储时代、虚拟化时代。新一代的数据中心已经不需要依赖于复杂、高成本、难以扩展的大型机,由标准统一的x86架构加上虚拟化技术组成的云计算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但是,新的架构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对于私有云来说,面临着:虚拟机快速增长导致的存储网络压力、更多的机器和存储阵列导致管理复杂度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融合架构出现的超融合平台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其核心概念是:如何自然地将云平台中的计算、存储、网络等系统或组件融合到一个独立的最小组件中。超融合平台更加高效、天然地将组件组合到一起,优势在于独立的单元有利于系统的横向扩展、提高整体系统的I/O和性能,在传统的IDC市场的占有率正在快速上升,基于超融合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能更好的为用户提供云服务。针对超融合目前的发展情况,本文在分析研究了目前云计算、虚拟化、分布式存储相关技术以及一些主流开源云管理平台的解决方案后,提出一种基于Openstack和Ceph构建的超融合平台,实现云平台基础设施资源可靠高效地相互融合,并且通过对超融合平台进行整合分析,提出了超融合盒子以及超融合网络模型的概念,实现平台的快速扩容缩容,从而达到提高云平台整体运行效率的效果。与此同时,为平台设计实现了一套满足高可用性的解决方案,使得平台在某项服务发生异常时能够快速恢复,缩短平台服务中断时间,并且使用自己设计的插件服务实现了租户虚拟机的高可用性。最后,本文基于ZooKeeper和Libvirt等相关技术设计了一种分布式云环境下的资源监控方案,用来监控超融合平台下的所有资源。
其他文献
目的:针对大鼠Egr-1的诱骗性寡脱氧核苷酸(decoy ODN),作用于损伤后的动脉内膜,观察其对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行HE染色观察血管内膜、中膜的厚度改变,并分组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