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措施对红壤性水稻土可溶性有机碳组成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溶性有机碳被认为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有机物组分,不仅驱动土壤生物群落和功能,更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不同施肥措施下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地作为研究对象,共包含4个有机肥处理,分别是单施绿肥紫云英22500kg·hm-2 (G),在G基础上施用猪粪堆肥22500 kg·hm-2 (GC),在GC基础上冬盖稻草(GCS),在G基础上冬盖稻草4500 kg·hm-2 (GS),并包含仅施化肥(IF)处理和未施任何肥料的对照处理(CK)。本研究主要探讨:(1)施肥措施对红壤性水稻土不同团聚结构位置上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影响;(2)施肥措施对不同团聚结构位置上DOC生物可降解性的影响;(3)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能力的影响;(4)不同施肥措施下细菌和真菌对底物的选择差异性的影响。以期了解不同施肥措施对红壤性水稻土可溶性有机碳组成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为今后采取合适施肥措施提高土壤有机碳的“固持”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施肥措施对红壤性水稻土DOC浓度有显著影响,有机肥的施用显著促进了DOc浓度的增加,其中,紫云英+猪粪+冬盖稻草处理(GCs)的DOC浓度最高,显著高于其它有机肥处理。紫云英+冬盖稻草处理(GS)的DOC浓度高于紫云英+猪粪处理(GC),说明了冬盖稻草对DOC的贡献大于猪粪。施肥措施对红壤性水稻土不同团聚结构位置上DOC浓度有显著影响。与施用化肥相比,施用有机肥的DOC浓度显著增加。其中,大团聚体内微团聚体间的DOC浓度最高。有机肥处理与团聚结构有很明显的交互性,不同有机肥处理对DOC浓度的影响因团聚结构位置不同而变化。除了疏水中性(HON)组分外,不同施肥措施下DOC其余组分的变化与总DOC的变化趋势相似;DOC的相对组成因有机肥施用措施不同而有不同。不同团聚结构位置上,各DOC组分的含量也呈现明显的转变,但疏水酸性(HOA)和亲水酸性(HIA) DOC是主要组分。(2)施肥措施对DOC的生物降解性有显著影响,化肥处理的DOC的生物降解性较强,不施肥处理和冬盖稻草处理的DOC的生物降解性较弱。不同种类的有机肥对DOC生物降解性的影响也不同,冬盖稻草降低了DOC的生物降解性,而猪粪的施用提高了DOC的生物降解性。不同团聚体结构位置上DOC的生物降解性不同,微团聚体DOC的生物降解性弱于大团聚体内微团聚体间的DOC,暗示微团聚体保护的DOC具有更强的生物稳定性。微团聚体内DOC的生物降解性与羧酸类化合物相近,大团聚体内微团聚体间DOC的生物降解性与对碳水化合物相近。上述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性质不仅发生了变化,而且在不同物理结构位置上也发生分异,反映出土壤有机碳生物稳定性的差异。(3)基于微生物对有机碳源的利用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有机碳的稳定性,本研究以此作为切入点,试图探讨有机碳的生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机制。采用MicroRespTM、Biolog方法及改进的微平板法3种方法对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进行研究,以期全面了解施肥措施对微生物群落,特别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利用碳源能力的分异。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产生了明显分异。其中,施用紫云英+猪粪+稻草处理(GCS)措施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最强,且有机肥的种类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例如,冬盖稻草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优于猪粪处理,不施肥处理(CK)的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最弱。不同有机肥措施下微生物群落在碳源利用方面发生明显分化,碳水化合物仍是细菌利用的主要底物,但有机肥的施用增加了细菌群落对氨基酸的需求。真菌对各种碳源利用能力总体比细菌强,并且不同有机肥措施下对各碳源利用的差异一般也比细菌明显。施用有机肥处理下的土壤真菌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高于施用化肥和不施肥处理,表明有机肥的施用加强了土壤真菌群落转化有机碳的能力。(4)有机肥的施用促进了微生物对葡萄糖、纤维素、木质素的利用能力。不同种类有机肥下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不同,单施紫云英(处理G)的细菌群落明显提高了对葡萄糖-纤维素的利用能力,而猪粪的施用(处理GC、GCS)增加了细菌群落利用木质素的能力。与细菌群落不同,对葡萄糖-纤维素的利用能力最强的真菌群落是冬盖稻草的处理(处理GCS、GS)。而不施肥处理和单施紫云英处理的真菌群落则对葡萄糖-木质素的利用能力最强。微生物具有选择利用底物的机制,优先选择易降解的碳源。在纤维素中添加葡萄糖没有产生明显的应激效应,但在木质素中添加葡萄糖则表现出相互作用的激发效应。总之,不同施肥措施对红壤性水稻土DOC的浓度、组分及在不同团聚结构位置上的分布和生物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有机肥施用显著增加了DOC的浓度,并与土壤团聚体结构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有机肥的施用增加了大团聚体保护下的DOC浓度,减少了原土微团聚体结构保护下的DOC浓度。不同施肥措施对不同团聚结构位置上DOC的组分有不同影响。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可降解性不仅发生了变化,而且在不同物理结构位置上也发生分异,反映出土壤有机碳生物稳定性的差异。DOC的生物稳定性不仅受到其化学性质的影响,而且受到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碳水化合物是微生物群落利用的主要底物,有机肥的施入增加了微生物对氨基酸的利用能力。此外,微生物群落中细菌和真菌对底物表现出选择利用的特点,暗示不同施肥措施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也可能进一步反馈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作物秸秆在我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固体资源,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近年来成为许多研究的焦点,秸秆还田作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五化”之一受到农业学家、环境学家等较多的
本文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企业批发商品交易价格调查数据,构建了94种企业商品月度价格数据集,对江西省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企业批发商品进行价格粘性测算。结果表明: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传入中国,是目前不少人正在反思的一个问题。把这个问题真正弄清楚,对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大有帮助。谁都知道,到五四的时候,
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不断推进的时刻,我们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既是以实际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又是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机遇。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