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时预编码技术的H.264传办输方案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移动多媒体通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对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如何显著提高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频谱效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容量的需求,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可以有效缓和上述矛盾。所谓MIMO 技术是指在系统的发端和收端采用多元天线阵列,以此获得空间复用和分集增益,在无需耗费额外功率和带宽的条件下大大增加了信道容量,并且能显著提高传输链路质量,空时码(STC:Space-time Coding)则充分挖掘MIMO 系统容量,是改善整个系统误码性能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如何提高多媒体信号的压缩率,以提升通信系统传输效率也成为多媒体通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H.264/AVC (Advanced Video Coding)为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因其出色的编码效率及其对各种网络的较强适应能力受到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重视。H.264 有着优异的压缩性能,并且码流差错恢复能力强,除此之外,它还具有良好的网络适应性,能够很好的适应无线网络的各种应用等。因此,MIMO 系统与H.264/AVC的结合将会极大的提高多媒体通信的可靠性。本文的研究工作从空时编码技术出发,围绕视频传输的关键技术展开,深入分析了H.264 码流分割方案及常用的空时编码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空时预编码技术的H.264 传输方案。具体来说,本文做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H.264 码流分割策略。为了实现数据的不等差错保护,本文针对H.264编码器生成码流的不同部分对图像重建质量的作用不同,将码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包括序列参数集SPS(Sequence Parameter Set)、图像参数集PPS(PictureParameter Set)和I 帧或IDR 帧(Instantaneous Decoding Refresh),余下数据为另一部分。(2)提出了基于预编码技术的空时编码系统,与传统STBC 系统相比,该系统可获更高的分集增益,检测复杂度适中,且随着信噪比的增加,其性能优势更加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预编码技术的H.264/AVC 空时编码方案,该方案可以保证提升高优先级码流性能的同时不改变低优先级码流的抗误码性能,进而提高系统整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能够在不提高系统总功率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分集增益。与传统的基于MIMO 系统的H.264/AVC 传输方案相比,提出的方案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3)简要分析了分组空时编码(GSTBC:Group Space Time Block Code)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实验,该系统实现了分集与传输速率之间的折衷,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仿真结果证明,对于分组空时编码系统而言,将天线两两组合,每个组合均使用STBC 编码是一种较好的方式,此法既保证了较高的传输速率,较好的系统性能,而且接收机算法的复杂度也较低。此外,本文对空时网格码(STTC:Space-Time Trellis Code)和全速率全分集(FDFR:Full Diversity Full Rate)空时码的构造机理做了简要阐述。
其他文献
缺陷检测是纺织品工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人工方式的纺织品缺陷检测,其检测效果严重依赖于检测者的主观经验、注意力和判断力。在现代纺织品工业生产中,纺织品缺陷自动检测正在
由于量子信道存在噪声,不可避免地会对输入量子态产生影响,量子编码的目的就是为了纠正或防止错误的发生。虽然量子纠错编码和经典信息论中纠错编码思想相同,然而量子态的物理特
由于无线通信具有广播特性,信息很容易被窃听者窃取。安全通信是无线通信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与传统的研究安全通信的角度不同,而是从信息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一个通信系统的安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因特网的普及,多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也成为当前计算机行业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多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多媒体娱乐、多媒体通信、数字
图像去噪是数字图像处理中的经典问题。各向异性扩散模型也称为P-M模型,是典型的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去噪方法。其思想是通过可以表征边缘的图像梯度来控制扩散平滑程度,因
数字电视发展至今,技术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在全球范围内数字电视将毋庸置疑的取代模拟电视。在国内,数字电视更是在未来数年内将要完成全面覆盖。数字电视将成为信息产业最庞
近几年来,动漫产业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卡通人物形象更是被创造性地应用在视频通话、角色游戏等方面,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辅助动画合成技术在降低工作量、提高表现效果方面发挥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以及高速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应用(尤其是实时视频传输)变得越来越广泛。由于在Internet上传输数据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网络拥塞、错误、
随着电网智能化的发展以及电气设备的普及,脉冲噪声对电力通信系统的影响变得日益严重。电力通信中脉冲噪声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对脉冲噪声的抑制尚未形成有效处理机制。本文以IEEE 802.22无线区域网(WRAN)与IEEE 1901.2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电力通信标准为背景,对脉冲噪声处理方法展开研究。IEEE 802.22与IEEE 1901.2物理层均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作为调制方式,因此本文
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需要以较高的频谱效率为用户提供高速率、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一定条件下,MIMO技术可以在不增加额外带宽的同时,显著提高频谱效率,因而成为最具潜力的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