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硫化铜矿浮选工艺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次生硫化铜矿的选别回收与原生硫化铜矿相比较为困难,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次生硫化铜矿石在铜硫资源中的地位日渐重要。本文重在研究次生硫化铜矿的浮选分离。单矿物试验,研究了辉铜矿及黄铁矿在不同捕收剂(丁基黄药、Lp-01、NH-03)体系中的浮选特征。人工混合矿物试验,试验了辉铜矿对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抑制剂(L3、亚硫酸钠、次氯酸钙、硫酸亚铁)对黄铁矿的选择性抑制效果。试验了泥化(高岭土)对混合矿浮选的影响,并使用水玻璃试验其对泥化影响的消除作用。结果表明,NH-03对辉铜矿具有强选择性的同时,在高碱的条件下仍对辉铜矿具有较强的捕收能力,辉铜矿对黄铁矿具有较强的活化作用,而使用亚硫酸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此活化作用,泥化造成浮选精矿的品位及回收率的降低,使用水玻璃可减弱泥化的恶化影响。实际矿石试验选择部分优先-混浮联合浮选方案,在多次条件试验的基础上,以水玻璃为分散剂,NH-03为捕收剂,石灰与亚硫酸钠为组合抑制剂,进行了开路和闭路试验。闭路试验铜精矿中铜的品位达到了21.16%,回收率达到了80.50%,硫精矿经脱泥作业,硫的品位为36.18%,回收率为61.47%。以红外光谱分析的方法研究了NH-03与辉铜矿及黄铁矿的作用机理及石灰对黄铁矿的抑制作用机理,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在不同的pH条件下辉铜矿及黄铁矿表面NH-03的吸附量。试验了硫酸铜用量对黄铁矿表面NH-03吸附量的影响,以及固定硫酸铜用量后亚硫酸钠用量对黄铁矿表面NH-03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H-03在辉铜矿表面以化学吸附为主,在黄铁矿表面以物理吸附为主,石灰使黄铁矿表面可能生成Fe(OH)2、Fe(OH)3亲水性物质以得到抑制,高pH条件下辉铜矿表面NH-03的吸附量远大于黄铁矿,硫酸铜的添加增加了黄铁矿表面捕收剂的吸附,亚硫酸钠的使用减弱了硫酸铜的活化作用。
其他文献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观察生活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让孩子们从自己独特的视角,用纯洁的童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要注意抓住诱发因素;注意观察细节,写好观察日记,记好观察笔记。这样,才
地震前兆异常性质的准确判断是提高地震预测水平的前提。据国内外相关统计,真正具有地震预测意义的地震前兆异常数量十分有限。因此,厘清震前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对今后异常识别意义重大。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_S7.0地震前4个月,甘肃清水温泉水氡出现大幅波动异常变化。为了判断这次异常与九寨沟地震的关系,在异常持续期间,通过抽水实验、水化学组分以及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并结合九寨沟地震发震构造以及其他前兆异常
随着仿生水下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仿生水下机器人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在浅水水域的目标物搜寻作业中,人工作业效率较低,且现有的水下机器人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要求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延续与完善,是应对新常态和新挑战的重要部署,并且也是加强区域与跨国区域合作的新方向,"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发展所形成和注入的动
新课程标准对于物理实验教学非常重视,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做好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知识和规律,也有助于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本文从中学物理实
华北板块北缘与其北部地块之间古亚洲洋闭合的时限,涉及到大陆形成过程中的古洋陆格局及演化过程的重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大兴安岭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是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
<正>调查表明,与老一代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取向、城市取向和家庭取向等都在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发展取向和个人取向的增强。对于老一代农民工的价值追求,例如他们为什么要
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其需要达到的语言技能是要靠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熟练的境界。英语老师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把学
<正>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组织变革的驱动力,任何一个组织都有文化,无论这种文化是健康的,还是病态的,都真实地渗透在组织的成长环境、发展历史、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