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次生硫化铜矿的选别回收与原生硫化铜矿相比较为困难,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次生硫化铜矿石在铜硫资源中的地位日渐重要。本文重在研究次生硫化铜矿的浮选分离。单矿物试验,研究了辉铜矿及黄铁矿在不同捕收剂(丁基黄药、Lp-01、NH-03)体系中的浮选特征。人工混合矿物试验,试验了辉铜矿对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抑制剂(L3、亚硫酸钠、次氯酸钙、硫酸亚铁)对黄铁矿的选择性抑制效果。试验了泥化(高岭土)对混合矿浮选的影响,并使用水玻璃试验其对泥化影响的消除作用。结果表明,NH-03对辉铜矿具有强选择性的同时,在高碱的条件下仍对辉铜矿具有较强的捕收能力,辉铜矿对黄铁矿具有较强的活化作用,而使用亚硫酸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此活化作用,泥化造成浮选精矿的品位及回收率的降低,使用水玻璃可减弱泥化的恶化影响。实际矿石试验选择部分优先-混浮联合浮选方案,在多次条件试验的基础上,以水玻璃为分散剂,NH-03为捕收剂,石灰与亚硫酸钠为组合抑制剂,进行了开路和闭路试验。闭路试验铜精矿中铜的品位达到了21.16%,回收率达到了80.50%,硫精矿经脱泥作业,硫的品位为36.18%,回收率为61.47%。以红外光谱分析的方法研究了NH-03与辉铜矿及黄铁矿的作用机理及石灰对黄铁矿的抑制作用机理,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在不同的pH条件下辉铜矿及黄铁矿表面NH-03的吸附量。试验了硫酸铜用量对黄铁矿表面NH-03吸附量的影响,以及固定硫酸铜用量后亚硫酸钠用量对黄铁矿表面NH-03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H-03在辉铜矿表面以化学吸附为主,在黄铁矿表面以物理吸附为主,石灰使黄铁矿表面可能生成Fe(OH)2、Fe(OH)3亲水性物质以得到抑制,高pH条件下辉铜矿表面NH-03的吸附量远大于黄铁矿,硫酸铜的添加增加了黄铁矿表面捕收剂的吸附,亚硫酸钠的使用减弱了硫酸铜的活化作用。